果梅流胶病的发病规律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7:54
果梅流胶病是由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的。此外,果梅树干害虫、冻害、霜害、受涝、土壤粘重及各种树皮损伤或环割树皮,也会引起流胶。果梅流胶病的病原菌在树干、树枝的染病组织中越冬,第2年在开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且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再侵染。
果梅树种植地区,每年在3月下旬开始发生流胶病。
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春季低温多阴雨易引起树干发病,高温多湿的4~6月是发病盛期。
病原桃囊孢菌通过风雨传播,再到枝条和树皮进行初侵染,其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8~40℃,最适温度为24~35℃,相对湿度85%~90%。
病菌在树干、枝条病斑中越冬,于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喷射分生孢子,随气流、降水滴溅传播,从枝条皮孔或伤口侵入树皮再侵染。
5~6月为侵染高峰期,9月下旬~10月中旬侵染缓慢停止。
在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树体衰弱的情况下,易发生病害。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果梅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业之友网果梅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