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北京延庆以工代赈“小项目”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今年以来,北京市延庆区将以工代赈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试验田”,积极引导项目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不仅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还激发了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本地群众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因地制宜谋项目,下好谋划先手棋”。作为承担首都粮、菜保供任务的重点区,延庆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以工代赈有机结合,一方面为项目建设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北京延庆以工代赈“小项目”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通过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田块整治、田间道路修葺等技术门槛低、工艺简单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切实改善民生品质。

创新机制抓进度,跑出建设加速度”。

为保障项目真正赈”出实效,延庆区在项目管理上创新机制。

从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到依托线上调度系统强化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充分保障项目科学实施、如期完工、效益达标。

就业增收显成效,驱动发展高质量”。

以工”促就业,以赈”惠民生。

作为实施乡镇之一的沈家营镇,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近7000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

为保证农民工工资正常发放,镇政府明确要求各施工方签订《支付农民工工资承诺书》,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前三季度已带动本地区群众就业120余人次,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160余万元。

60多岁的老张和老刘,是沈家营镇八里店村两名家庭极困难农民,因身体原因待业在家,配偶均因病无法劳动,无家庭固定经济来源,今年4月以来,张刘二人通过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垃圾清运、杂草治理等环节工作,每月获得收入2000元,切实解决了生计问题。

两位村民的事例是沈家营镇通过以工代赈惠及民生的缩影,近年来,延庆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中先后吸纳5800余名本地农村劳动力参与建设,累计发放报酬5500余万元,有相当一批与张刘二人境遇相似的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实现了增收致富,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