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冷凉蔬菜 走出高原进港澳
眼下,正是高原冷凉蔬菜丰收的好时节。成排成行的罗马生菜、紫衣甘蓝、苦菊等铺满田间地头,放眼望去,一幅绿色生态画卷跃然眼前。在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内,祁国兰忙着采摘打包蔬菜时,丈夫胡平基正在香港实地探访高原夏菜在港澳市场的销售情况。
精挑细选的高原夏菜9月11日,位于海东市互助县的青海绿鲜佳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罗马生菜的采收工作正有序开展。
一颗颗刚从地里拔起的生菜,还带着泥土的气息,叶片紧实厚重,色泽鲜亮诱人。
农户们会先把外层的叶子扒掉,确保每一棵生菜都符合标准后,再将它们放入篮中。
这样的采收工作会持续到10月份。
高原冷凉蔬菜也叫做高原夏菜,是指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种植的蔬菜,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
依托独特的高原气候及昼夜温差大、日照足的优势,青海产出的蔬菜不仅品质俱佳、清新可口,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展现出产业优势。
拿起一棵长势稍有些歪的生菜,青海绿鲜佳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国兰说:采摘时,每棵高原夏菜都要精挑细选,长势不好看的不要,叶片发黄的也不要,要求高着呢。
”瞄准冷凉蔬菜的生长特性,祁国兰和丈夫胡平基利用家乡互助县的生态优势,成为最早种植冷凉蔬菜的一批人。
如今,在互助县台子乡和南门峡镇共300多亩的种植基地内,合作社种了罗马生菜、苦菊、紫叶生菜等多种类型的冷凉蔬菜,收益可观。
高原冷凉蔬菜其实就是错季蔬菜。
在炎热的夏季,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时,青海的冷凉蔬菜迎来了最好的生长季节,这种错季节供应的特点让青海冷凉蔬菜在市场上很具有竞争力。
”祁国兰说。
谈话间,一筐筐新鲜的罗马生菜被抬上运输车,送往冷藏库保鲜。
如果田间地头是冷凉蔬菜的第一道检验门,那冷藏保鲜库就是第二道。
距离基地不远处便是合作社的冷藏保鲜库,在这里,初步挑选过的蔬菜会进一步分拣、打包。
在冷藏库保鲜24个小时后,冷凉蔬菜会被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箱中,随后装入冷链运输车发往深圳。
负责冷藏库分拣、打包工作的谢平均介绍,冷链车平均两天运输一次,一次会满载26吨左右的货物。
打包好的冷凉蔬菜运至深圳后,会再一次分拣挑选,而最终挑出的精品才会进入港澳地区的市场,供当地居民选择。
北菜南运”直供港澳就在祁国兰忙着采摘打包冷凉蔬菜时,丈夫胡平基正在香港实地探访高原夏菜在港澳市场的销售情况。
9月9日至12日,以港青携手互利共赢—绿色青海香港行”为主题的2024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借助这次机会,胡平基跟着代表团赴港交流学习。
宝塔花菜、彩虹甜菜、羽衣甘蓝、飞蝶瓜、紫白菜、红菜薹、苦菊、互助长白葱……推介会上,产自互助县的30余种高原冷凉蔬菜吸引了嘉宾和香港市民的眼球,火爆出圈。
互助县是青海的农业大县,也是全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县域内气候冷凉、水土资源优越,适宜高原夏菜生产。
近年来,互助已认定绿色蔬菜生产基地1540亩,苦菊、菜薹等9个品种获有机转换证书。
同时,南门峡、台子、丹麻、林川、红崖子沟等乡镇建立了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配套建有蔬菜保鲜库74座,仓储能力达2.6万吨。
目前,互助县蔬菜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产量突破17万吨,产值达6亿元以上。
蔬菜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显著提升、销量逐年攀升、口碑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
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冷凉蔬菜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后,胡平基很是开心。
这两天闲暇时,胡平基还去了当地的农贸市场,看到一个个产自青海并打包售卖的冷凉蔬菜后,他拍下照片分享给了妻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次交流活动期间,还会举行‘净土青海·高原臻品’暨青海(西宁)生活馆及供港蔬菜联络基地的揭牌仪式。
相信有了联络基地后,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地会越来越好。
我们也有信心,往后一定要种出更高标准的冷凉蔬菜,让青海蔬菜直供港澳。
”胡平基说。
高原青”菜未来可期借助夏都凉爽优势,在高原净土上种下的一棵棵高原夏菜已成为青海省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冷凉蔬菜产业不仅丰富了本地群众的菜篮子”,如今也发展成了富民产业。
张玉英是互助县台子乡塘巴村的村民。
随着高原夏菜需求量不断提高,务工需求量也随之上升。
赶上种植周期,从育苗、除草到铲菜、挑拣,整个过程张玉英都参与其中。
她说,在蔬菜种植基地干活已经成了想要就近务工的村民的第一选择。
大家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获得收入。
按每天120元的收入来计算,种植周期内,她能赚上1万元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4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