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种植的修剪原则
白蜡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下面介绍一下白蜡种植的修剪原则。随着近年来园林绿化面积的增加和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化,白蜡的整形修剪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整形修剪的方法因树木种类的不同而千差万别,笔者认为,不论使用何种方法,以下五个原则是园林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
1.遵循树木生物学特性的原则。
园林树种不同,其分枝方式、干性、层性、顶端优势、萌芽力、发枝力等生长习性也有很大差异。
修剪时必须尊重和顺应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遵循树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原则。
任何白蜡在其生命周期中,总是遵循离心生长———离心裸———向心更新的生长程序。
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与控制树木不同年龄时期生命周期所表现的各种生长变化规律,延长离心生长的生命活动周期,控制过早出现离心裸,因势利导,利用向心更新规律维持和造就新的树冠,并保持其树冠的圆整和整个树体的生命周期。
3.遵循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
一棵树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器官之间既有各自功能又有密切联系,既有互相促进又有互相制约。
树木修剪必须遵循顺应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协调平衡这些关系。
4.遵循植物群落中各树种的生态位原则。
人工栽植的观赏树木,栽植初期只是一种群聚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生长栽培和外界环境的作用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种类组成,一定外貌的植物群落。
各种树木在植物群落中趋于形成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的生态位。
在修剪过程中必须重视植物群落结构,在外貌、色彩、线条等方面处理得丰富多样、美观协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按照群落整体结构要求,合理进行整形修剪。
5.遵循白蜡的修剪反应规律原则。
白蜡冬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有短截、缩剪、疏剪和缓放,由于枝条的生长势、生长部位、生长姿态及修剪强度的不同,其修剪反应差异很大。
修剪时必须深入观察、研究上述综合因子,遵循树木修剪反应规律,慎重修剪,才能达到理想的修剪目的。
此外还必须考虑到白蜡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周边环境对树木修剪反应的影响。
总之,应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达到树木整体的促进生长和局部的抑制作用,以提高白蜡个体及群体的生态效果。
通过以上对白蜡种植的修剪原则的介绍,希望能给予种植户一些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5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