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米的种植方法
紫米是水稻的一个品种,属于糯米类,因碾出的米粒细长呈紫色而得名,仅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恩施等有少量栽培,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紫米的种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1、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性强、品种优、抗性强、丰产性好、适宜本地种植的紫米品种。如高海1号、高海2号、高海3号、紫米1号、紫米2号等。
2、种子处理
每亩用种3公斤,播种前晒种半天,然后用紫多菌灵、井冈霉素等拌种,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等。
3、培育壮秧
4月初为最佳播种期,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无草籽田块,用敌克松、灶灰、碎肥拌匀整平苗床,采用肥床旱育秧。
4、适时移栽
秧龄45-50天进行移栽,采用规格化栽培,实行人工拉线条播。栽插密度为行距×株距16.8cm×13.3cm。
5、科学施肥
紫米因根系分布较浅,追肥应少量多次,分别于分蘖期、幼穗期和齐穗期施用,在施肥的种类上,应轻氮、重磷、钾肥。分蘖期追施一次速效有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00㎏。孕穗期追施一次速效有机肥,亩施腐熟优质肥300㎏。
6、合理用水
采用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足蘖晒田,结合大田实际进行科学管理。
7、病虫防治
紫米因其品质佳,粘糯性好,易感病害虫趋性较强,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以预防为主,选用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防治。水稻移栽后7天用丁扑进行化学除草,移栽前7天喷施枯草捞胞杆菌一次。在拔节期喷施三环唑和枯草劳胞杆菌各一次,做好恶苗病,赤枯病,粘虫及鼠害防治工作。
8、适时收获
谷粒成熟高达90%时及时抢晴天收割,少数落粒性好的品种成熟达85%时抢晴天收割。禁止在沥青路或黄泥沙地面晾晒稻谷,防治污染。收获的谷子及时扬净、晒干,当谷粒含水量达13%以下可入仓储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