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猪场病毒病上的应用
中国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中草药不仅有治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养生、营养的效果。一般认为是与其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
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多糖类、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它们起着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是免疫活动的主要物质,具有促进胸腺反应,刺激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苷类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能促使抗体生成,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中草药中的有机酸能调节胃肠内的pH值,防止有害细菌的繁殖和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动物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促进了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同时,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临床应用中草药
治疗猪传染病时,应打破传统方剂的条条框框,根据临床
症状及解剖病变,结合中草药的功效,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合理组方。我公司在临床实践中将猪传染病分为两大类(败血症类和
腹泻下痢类)进行组方。
败血症类:
此类
疾病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呼吸系统综合征及猪无名高热病综合征等,常常由两种以上病毒及
/或细菌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中药治疗此类疾病比西药有明显优势。
组方时以具有较强抗菌、抗病毒活性的清热解毒类
药物为主药,可选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栀子、蒲公英、板蓝根、穿心莲等为基础组方;
免疫
抑制性疾病用黄芪;
高热
者加柴胡、石膏、知母、生地、竹叶等;
消化道病变严重者加白头翁、秦皮等;
咳嗽
重者加贝母、桔梗等;
呼吸困难者加杏仁、紫菀、马兜铃等;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单用或服用时加)等;
体虚泄泻者加茯苓、车前子等;
发病后期体质虚弱者加党参、白术等。
腹泻下痢类:
常见的腹泻下痢有大肠杆菌病、猪痢疾、轮状病毒病、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等。治疗这类病时以黄连、白头翁、秦皮、黄柏为主药,茯苓、车前子等为辅药。
病毒性腹泻加黄芪、板蓝根、穿心莲等;
水泻症状重且
时间长者加乌梅、诃子;
仔猪腹泻伴消化不良者加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
体虚脱水者加党参、白术、黄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0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