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枣缩果病的综合防控

【枣缩果病的综合防控】近年来,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发病面积大,危害趋重,成为枣园主要果实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质量。枣果感病后,外果皮出现淡褐色斑点,逐渐变为黄色水浸状斑,后期呈暗红色,无光泽,果皮收缩。果肉由淡绿色变为赤黄色,病斑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果肉糖分含量低,有苦味。

枣缩果病的综合防控

果实由绿色逐渐变为褐色,提前形成离层。

病果生长停滞,脱水,品质差,严重时提前脱落。

初步研究认为,枣缩果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在老树皮、落果、落叶上越冬,6月下旬病菌主要靠昆虫、雨水和露水传播,通过伤口浸染果实。

红枣白熟期开始发病,着色期是发病高峰期。

该病的发生时间、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关。

果皮自然磨损或人工破损后产生伤口的枣果易感病。

绿盲蝽、枣壁虱、枣瘿蚊、大青叶蝉、黄斑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程度与发病成正比,如果没有及时防治,枣缩果病就会发生严重。

红枣成熟期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多、日照偏少,病害发生严重。

木枣、金丝小枣属易感病品种,马牙枣、狗头枣、鸡心枣则为抗病品种。

土肥水管理科学的枣园,枣根系吸收能力强,树体营养充足,生长健壮,有利于增强抗性(抗裂果),减轻病害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既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枣果收获后及时将园内杂草、枯枝落叶、落果僵果等清理干净,集中处理,减少病菌侵染源。

秋季枣树落叶后到翌年春季发芽前,刮除枝干翘皮、裂皮、病斑,减少红蜘蛛、大青叶蝉、绿盲蝽等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结合枣树休眠期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虫茧,降低越冬害虫基数。

硫酸铜1份、石灰3份、水20份、胶泥适量拌匀,和成药泥,将树洞堵严。

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减轻裂果,提高抗病力。

雨涝季节及时排水,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钙、硼肥,控制氮肥。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假死性,早晚灯光诱杀、人工捕杀。

①4月上旬至8月上旬,喷2.5%敌杀死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20%螨死净胶悬液2000~3000倍液等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②早春枣树发芽前,交替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200波尔多液等,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8月中旬,喷50%DT-M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农用链霉素、12.5%特谱唑粉剂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