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的养殖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成熟的卵子和精子接触,而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称为人工授精。 催产后亲鱼的检查及精、卵质量判断。人工授精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成熟的卵子和精子接触,而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称为人工授精。
催产后亲鱼的检查及精、卵质量判断亲鱼催产后,应及时检查亲鱼卵子和精子的发育状态,准确掌握采卵和进行人工授精的时间,这是人工授精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般地讲,梭鱼可在注射第二针后12―15h,开始检查亲鱼卵子成熟情况,注意雌鱼腹部变化情况。
若看到腹部膨大明显,即成熟卵的水合作用而使卵巢体积显著增加,表明排卵已近来临。
如果已能挤出少量游离的透明卵,又未能畅流放出,可过:1―2h后再行检查。
关于卵子和精于质量鉴别特征为:成熟好的卵子外观圆润、饱满、透明,具弹性,单一油球,梭鱼卵径1mm左右,油球径约0.5mm。
鲻鱼卵径平均0.93mm,油球径0.33mm,卵球大小均匀。
采卵顺畅,卵子之间略粘连而不成块,若来卵时卵流如泻,卵球参差不齐,卵巢液内有大量油花”,镜检时发现有大量破裂瘪卵,或在卵内出现乳浊斑点。
卵子入水后浮性特大,卵膜发胀而无弹性感。
鲻、棱鱼的精子头部圆形,直径1.2μm左右。
颈部倒梯形,长1.2μm,最宽处0.8μm,尾长约36μm。
成熟的精子乳白色,稍稠,入水后很快散开为好。
可先采一滴精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生理盐水或海水激活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动情况。
质量好的精液,精子窜游激烈。
质量差的,精子只做原地微弱摆动,甚至不活动,这样的精干不宜采用。
人工授精的方法在检查亲鱼时,当质量良好的卵子能大量挤出时,即可着手采卵,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采用于法、湿法和半湿法均可。
干法:先将盛卵器及雌亲鱼的鱼体擦净,将成熟的卵于挤在容器中,并立即挤入雄鱼精液(或用吸管吸取精液,滴在卵上),用羽毛或手轻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
静止1―2min后,再加入少量澄清的海水,稍搅拌再静止1―2min,然后用海水洗数次,除去卵中的血块和卵巢组织等污物,计数后即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湿法:先在容器中盛一些海水或咸淡水,然后挤入精液,随即挤人卵子,或同时将精卵挤人水中,将精卵拌合0.5min左右,再加入海水或咸淡水洗涤。
半湿法:先挤精液于一干净小器皿中,接着采卵于干净的授精盒中,加少量海水,将精液稀释后,浇在卵子上,而后搅和精和卵,再加海水洗涤。
在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动作要轻快,勿使亲鱼受伤。
受精卵计数可用重量法和容量法计数。
容量法:用于法人工授精的卵,在水洗前(未吸水),先用量杯量出全部卵子的体积,再乘以单位体积的卵数即得。
对于已吸水膨胀的卵,可用一定容器(常用碗)过数,再乘以单位容器的卵数即可。
重量法:先称全部卵的重量,再乘以单位重量卵的粒数即得。
如干法受精的卵,在水洗前称重(折合成多少克),再乘以每克重的粒数,棱鱼的产卵数可按每克卵2500粒来计算。
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根据鱼类胚胎发育阶段生理生态的特点,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进行细致的管理工作,使胚胎正常发育而成鱼苗,以达最好孵化效果。
孵化水环境 1.水温 鲻鱼能孵化的水温是11――24℃,适宜水温为18―24℃,最适水温为22℃左右。
水温超过25℃死亡率达90%。
棱鱼能孵化的水温为12―24℃,最适水温为15―24℃。
水温低于12℃,或高于25℃,胚胎则停止发育而夭折。
即使少量孵化,也会影响鱼苗的生活力。
胚胎发育的速度取决于水温的高低,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的进程就越快,孵化时间就越短。
鲻鱼受精卵在水温23―24.5℃时,经34―38h孵出,22.5―23.7℃时,耍49―54h才能孵出仔鱼。
梭鱼在适温范围内,一般所需孵化时间为35―65h。
在流水孵化条件下)水温14.2―22℃时,约需56h,30min,水温16.8―22℃时,约需48h,水温19―24℃时,约需37h。
2.盐度 鲻鱼受精卵的孵化盐度是24.39―35.29‰,最适宜盐度为30―32‰。
Sylvester(1975)试验表明,盐度28‰以下,成活率明显降低。
但夏门杏林湾鲻鱼卵在盐度23.66―27.51‰条件下,仍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说明卵于对盐度的要求,因亲鱼栖息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1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