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芦笋怎么种?什么时间种?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营养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摄氏度。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芦笋的生长会变得缓慢,嫩茎的发生量也会减少。在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芦笋的嫩茎外皮容易发生纤维化,笋尖也容易散开,导致品质下降。当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芦笋会停止生长。下面一起学习下芦笋怎么种?什么时间种?

芦笋怎么种?什么时间种?

1、种植时间

芦笋的育苗通常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保护地进行,而种植则是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

2、土壤选择

为了满足芦笋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应该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这些土壤应该具有疏松的质地、深厚的土层、良好的保肥保水性能以及良好的透气性。在这样肥沃的土壤上种植芦笋,将会得到更好的生长效果。

3、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方面,可以考虑那些具有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和商品性的品种,例如绿塔、格三蒂UC-157、UC-800、UC-308等。这些品种在适当的栽培条件下,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特性和产量。

4、田间管理

芦笋的抗逆能力在种植后相对较弱,吸收能力也较差,且根系规模较小。在干旱的情况下,其生长会受到延缓。若土壤水分过高,则可能导致缺氧,影响根系吸收,最终导致根系腐烂,对整个植株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干旱时应及时浇水,若田间积水过多,则应及时排水。

施肥方面,对于夏季定植的芦笋,应施足底肥。一般而言,不需要使用速效肥。追肥时,可以使用60斤的尿素和20斤的氯化钾。施肥后应及时浇水,或者选择在雨前追肥。对于秋季定植的芦笋,可以在沟内结合培土施入一定量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确保营养均衡,每年必须使用3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否则,即使使用再多的氮磷钾速效肥,产量也无法提升。

在采笋量控制上,每年春季芦笋经过采收后,根系中的营养会不断消耗,导致许多肉质根因养分不足而死亡。一些较老的肉质根也需要进行新陈代谢,但由于继续生长的养分不足,它们会变得较为弱小。因此,当芦笋刚长出来的新茎变细,产量为盛产期的1/4时,应及时停止采收,并转入植株培育管理。

对于地上茎的管理,应注意不能过早形成过于茂盛的茎叶群体,否则会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减弱,从而引发病害导致植株早衰、养分积累不足,最终影响产量。而如果茎叶形成过晚,可能会遭遇冻害,同样会影响养分积累和产量。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芦笋需要土壤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要结合追肥除草及时进行中耕。但中耕可能会损伤芦笋的根系,因此中耕应浅一些。春季种植时的深度为15公分。特别是定植多年后的土壤可能会变得坚硬并缺乏养分,因此每隔2年要进行开沟施肥。施肥时,沟宽为35公分、深30公分,每亩使用1000斤的石灰粉和3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促进根系的发育,还可以改良土壤。

芦笋相对耐干旱,但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特别是在雨季,以防止芦笋减产。而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芦笋嫩茎生长减少。在芦笋收获时,要保证其水分需求。前期可以控制水分以控制茎叶叶的生长,秋天时则可以通过浇水促进茎叶的形成。

综上就是芦笋的种植要点介绍,芦笋是一种保健价值很高的营养蔬菜,现在市场需求在逐年递增。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