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鳃霉病的防治
鲶鱼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可人工养殖,市场潜力大。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年可重达2公斤,最大个体达10公斤以上。
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耐低氧。
下面介绍一下鲶鱼鳃霉病的防治。
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9.6微米。
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寄生在青鱼、链、鳙、鲮等鱼的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肉。
菌丝体直径为6.6~21.6微米,孢子体直径为4.8~8.4微米。
病鱼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上黏液增多。
由于鳃霉菌在鳃上不断生长,一再延长,分枝,穿透鱼鳃的血管和软骨;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使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常出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使呼吸机能受到很大影响,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用显微镜检查鳃丝,当发现鳃上有大量鳃霉寄生时,即可作出诊断。
此病主要危害草、青、鲢、鳙、鲤、鲮等多种养殖鱼类的幼鱼,以苗种阶段为甚,1~3龄鱼亦受其害。
以两广最为流行,长江中、下游流行亦较严重。
流行期为每年5~10月份,但以5~7月份最为严重,水质污浊的鱼池常呈暴发性流行,数天内可使大批鱼死亡。
(1)清除池中过多的淤泥,并用浓度为450×0.000001的生石灰溶液消毒;或用浓度为40×0.000001的漂白粉消毒。
(2)每亩,水深1米,可用食盐2.5千克溶解后全池泼洒。
(3)发现病情,迅速加注新水,并用石灰乳全池泼洒,使池水成(20~25)×0.000001浓度,以调整水质,控制病情。
(4)芭蕉、乐果合剂。
芭蕉心5千克,食盐1.5~2千克,乐果50克(农药),将芭蕉心切碎与食盐、乐果搅拌均匀制成药饲,每100千克鱼重投喂5千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2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