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泥鳅怎么养殖?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丰富营养的特点,因此在餐桌上很受欢迎。泥鳅养殖的前景在适当的市场条件下是积极的。很多人想养,那么人工养泥鳅怎么养殖?
1、饲料选择
选择由正规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对于泥鳅苗期,应选用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鱼苗粉料作为专用饲料或鱼饲料。而对于泥鳅育成期,应选择蛋白质含量在36%至38%左右、粒径在0.5毫米至2毫米之间的颗粒料。这样可以有效观察泥鳅的采食情况,便于掌握投喂量。
2、投喂时间
通常情况下,泥鳅约在4个月左右能够养成商品规格。为了加快上市速度,在投喂方面需要做好工作。投喂饵料的时间可以固定,以培养泥鳅有定时吃食的习惯。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8点至9点和下午3点至4点。在泥鳅生长的高峰期(例如7月至9月),还可以增加一次晚上7点至8点的投喂。
3、定点投喂
喂养泥鳅时,每次投喂饵料应固定在一个地方,例如搭设食台。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观察泥鳅取食情况。投喂台可以设置在池塘四周,距离泥鳅约1.5至2米的地方进行投喂。如果使用浮性饲料,可以直接投喂到投料浮框中。
4、定量投喂
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泥鳅规格来确定。例如,若养殖数量在500至1000尾时,每天应投喂4次,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8%。当泥鳅规格达到100至200条时,可减少至每天投喂3次,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7%。对于50至100条规格的泥鳅,投喂量应占泥鳅体重的5%。而当泥鳅规格达到每斤50条以内时,每天投喂2次,每天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3%至4%。
5、注意事项
在投喂饲料后,应观察泥鳅的取食情况。如果一小时内泥鳅没有吃完,则表示投喂量过少;而如果超过两个小时仍未吃完,则说明投喂量过多,下次需要减量。理想情况下,泥鳅应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吃完投喂的饵料。在投喂饲料时还要多注意观察水质情况。如果水体透明度较好,可以通过施肥来培养浮游生物。而如果水体过于肥沃,需通过换水和增氧等方式解决缺氧问题。
总之,泥鳅养殖的好处包括成本低、养殖周期短、耐环境适应性强以及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这使得泥鳅养殖相对容易,并且可以在小规模养殖中取得成功。然而,养殖泥鳅也需要注意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在投资前,最好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相关政策和销售渠道,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