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优质鲫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鲫鱼肉质细嫩,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下面介绍一下优质鲫鱼养殖的关键技术。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主要鲫鱼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优劣,避免上当受骗。

优质鲫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

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0.80万-1.20万尾,可以达到养成规格50-60克的目的。

进行鲫鱼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克时,每亩放养鲫鱼鱼种1500-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到350-400克。

培育大规格鲫鱼品种不要搭配草鱼和鲤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的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的10%左右。

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鱼塘,鱼种经驯化后才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效益。

培育鱼种阶段的鲫鱼驯化相对容易。

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

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则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率低。

在密度已确定不能改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生长。

搭配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不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

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鲫鱼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应就小不就大”。

一般鲫鱼规格在10克/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0毫米;10-30克/尾时选1毫米;30-75克/尾时选1.50毫米;75-100克/尾时选2毫米;150-300克/尾时选2.40毫米;300克/尾以上时选3.20毫米。

鱼的摄食能力受鱼的规格及池塘水温的直接影响,故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而不应该一成不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4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