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白露节前后黄鳝养殖户要注意这些问题

【白露节前后黄鳝养殖户要注意这些问题】鱼网箱养殖已经有多年时间了,但每年9月前后,都会有部分养殖户的黄鳝因大量发病而不得不低价上市销售的情况发生。由于发病多集中在“白露”之后,所以很多养殖者也习惯将其称为“白露劫”。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

白露节前后黄鳝养殖户要注意这些问题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

白露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个阶段白天温度高达30多度,夜晚降到20多度,昼夜温差达10多度,这个温度的变化非常适合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

水体对流强烈,水环境易产生剧烈变化,水温、水体理化指标的剧烈变化都会降低鱼体的抵抗力、免疫力,而大量繁殖的有害菌趁虚而入,则引起鱼病暴发。

如果此时水产养殖动物体质弱的话,那就极易爆发各种疾病。

心结一:鳝鱼的生活习性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

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

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

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

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1)由于鳝鱼是一种比较贪食的鱼类,很多养殖户对驯食工作并没有做细致,养殖的黄鳝中经常只有部分吃食,从表面看黄鳝的采食量比较正常,其实往往是经常采食的黄鳝过多地在吃食,同一箱内的黄鳝大小差异非常明显。

大条的黄鳝长期过量采食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饲料,往往出现因肝脏病变而死亡。

这就是养殖者经常发现有的网箱专死大条黄鳝的原因。

(2)适当控制投喂在黄鳝采食量投苗重量的8%以上之后,最好每隔10-15天停喂1天,以缓解黄鳝的肝脏负荷,同时每天在饲料中加喂1次肝胆泰乐+鳝鱼金维”。

(3)在白露前10天左右就要开始降低饲料比例,增加鲜鱼或者冰鱼的比例,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黄鳝发生白露劫”的可能。

(4)鳝鱼是喜阴怕光的一种鱼,所以投喂时间要尽量在太阳落山之前投喂,如果投喂过早鳝鱼来吃的少或者不吃,在高温的暴晒下,冰冻鱼和饲料很容易出现变质,变味,鳝鱼吃这种变质变味的饵料很容易得肠道疾病。

投喂过晚主要是不利于人为操作,对鳝鱼是有利无害的。

白露过后日照时间逐步变短,投喂时间要根据天气,温度来进行。

心结二:漠视环境的影响(1)由于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用水的各种污染,养殖所用外源水质严重恶化,氨氮、亚盐超标;有机磷、重金属农药残留。

据测定,重工业区域雨水中的氨氮、亚盐比农业区域高3~5倍,这种水源条件下,鱼种能够生存下来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2)池塘管理不科学,大量投用化学氮肥、不注重池塘底部环境改良。

特别是池塘底部环境,这是鱼病发生的温床。

有些塘口一养就是几年,甚至10几年,从不清淤,养殖过程中也不进行改底,大量有害菌繁殖,大量虫卵滋生,大量有害物质累积,这种环境下,鱼种根本不可能健康生长。

(3)近段时间高温持续,多日无雨,池塘水质老化严重,水质指标严重超标,很多池塘出现水质过浓,无水可加,这样的养殖环境下,遇到突然降温或者下雨,很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翻塘或者严重浮头,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在白露前后以下几点,对养殖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①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加剧,底层有害菌及低氧水体被带到水面,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藻类生长受影响,繁殖性能下降,极容易倒藻,造成藻毒素毒害鱼体以及池塘溶氧不足的状况;②气温起伏不定:气温不稳定会导致鱼类经常性的应激,轻度应激造成生长性能下降,重者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引起死亡;③天阴多雨:一是容易影响鱼类正常摄食,导致体质下降;二是藻类容易死掉;三是正常的预防用药不能及时进行。

同时,18~28℃的气温正适宜寄生虫、有害菌生长、繁殖。

白露前后的天气对鱼塘是极为不利的,而这些都是无法人为改变的,只有在平时就做好其他方面的预防工作,才能将天阴多雨的影响降到最低。

心结三:传统的养殖观念(1)一直以来,渔农养殖鳝鱼就是一个矛盾:喂得少,长势慢,产量低;喂得多,长得快,死亡高,还会造成水质恶化。

大量的投食,促进了鱼类的快速生长。

其一,本来就低下的免疫系统跟不上生长的速度;其二,大量的饲料造成肝胆负担加重,进一步恶化其抵抗能力。

(2)防病不科学,要么大剂量乱用药,要么侥幸不用药,延误了最好的预防措施。

只有改变这些观念,水质问题,鳝鱼的肝胆问题、用药盲目的问题才能解决。

(3)只关注养殖网箱内环境,却忽略了网箱外的养殖环境。

网箱内环境在好,网箱外的环境没有处理好,在一个共同环境下,网箱内的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心结四:漠视常见疾病(1) 肠炎病细菌性肠炎病在夏季最为流行,主要是黄鳝吃了腐败变质的饵料或饥饱不均,使肠道有寄生虫寄生等所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4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