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感悟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02:53:58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消除了吃“大锅饭”、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从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并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包产到户”,这是流传于农村的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最通俗、能广泛的说法。说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有非常深切的体会,有的是对该政策得以实施的波澜曲折的故事都比较清楚。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也称之为“大包干”,这其实是“饥饿”给逼出来的,不然也就不会有签"生死状"的事情发生了。但这一举动在当是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也正是由于“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创造了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5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