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瘟病的识别及防治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5 19:06:12
水稻瘟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分蘖期阴雨连绵或者雨水多等,都容易导致瘟病发生。下面给大家介绍水稻瘟病的识别及防治。
水稻瘟病的识别
1、苗瘟
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2、叶瘟
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白点型外,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
慢性型病斑: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
急性型病斑:病斑为褪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3、穗颈瘟
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桨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全部结实。
4、节瘟
初为黑褐色小点,逐渐扩大,病斑可环绕节的一部分或全部,使节部变黑色,后期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
水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1、稻草处理
病害发生较重的稻田在水稻收获后,应把稻草全部移除本田进行烧毁,消灭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2、浸种消毒
由于稻瘟病的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所以种子的消毒很重要。在浸泡时用施保克+天然芸薹素浸种,杀死在种子上的真菌。
3、肥水调控
切忌氨肥用量过大,造成秧苗太嫩,同时增加钾肥的使用,以提高水稻的抗病性。灌水采用浅湿灌溉技术,该浅则浅,该晾则晾,该深则深。
4、米醋防治
在水稻7-8叶期用酿造米醋+有机类或生物类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7-10天后可用米醋+磷酸二氢钾再进行叶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