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白兰瓜蔓枯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白兰瓜蔓枯病的病菌以子囊壳、分生孢子器、菌丝体潜伏在病残组织上留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在株间传播距离6~8米,病菌发育适温20~30℃,最高35℃,最低5℃,55℃经10分钟致死。病菌以子囊壳、分生孢子器、菌丝体潜伏在病残组织上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白兰瓜植株染病后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白兰瓜蔓枯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七月中旬气温20~25℃,潜育期3~5天,病斑出现4~5天后,病部即见产生小黑粒点。

分生孢子在株间传播距离6~8米。

甜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薄皮脆瓜类属抗病体系,发病率低,耐病力强;厚皮甜瓜较感病,尤其是厚皮网纹系统、哈密瓜类明显感病、如麻醉瓜、罗斯转、哈密瓜发病重;小暑白兰瓜、大暑白兰瓜次之,铁旦子、薄皮脆发病率最低。

病菌发育适温20~30℃,最高35℃,最低5℃,55℃经10分钟致死。

据观察5天平均温度高于14℃,相对湿度高于55%,病害即可发生。

气温20~25℃病害可流行,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湿度高发病重。

5月下旬~6月上中旬降雨次数和降雨量作用该病发生和流行。

此外密植田藤蔓重叠郁闭或大水漫灌的症状多属急性型,且发病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