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骨鱼的方法
黄骨鱼学名叫黄颡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益。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养殖黄骨鱼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选择水池
选择靠近水源、进水排水方便、水面面积1-3亩、水深1-1.5米的池塘,安装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栅栏,清淤消毒后,每亩水面放每尾重10-20克的黄颗鱼鱼种3000尾左右。
2、消毒处理
为防止鱼病,鱼种下塘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用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2%-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4-5分钟。
3、投喂管理
日投量为鱼体重的5-6%,池中设置2-3个食台,食台设置在离池底10-20厘米处。投喂饲料要做到定质、定量、定位、定时,看天气、看季节、看水质、看摄食情况的原则,定期对食台清整消毒,每10-15天连续投喂2-3天药饵。
4、温度管理
一般在11度以下的温度下就很少进食了,最适合进食的温度是25到28度之间,但是常见的15度到20多度都是能正常进食的。如果遇到高温30度以上进食很少,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通常在零度左右到38的样子的水温都是能生存的,没有生命危险。最好要保持正常温度和正常水温,一般外面温度跟水中不一样。
5、水质调控
一般10-15天注换水一次,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高温季节每3-5天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20厘米。饲养期间每10-20天用生石灰和强氯精等药物轮换全池遍撒1次。
6、日常管理
黄颡鱼有畏光性和集群性,因此,可在池水中深水处设置遮盖物,一般用设置遮光布、竹席等,移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面积为池中面积的1/10。
7、注意事项
每天进行巡塘,注意水中活动情况,比如摄食、游动、集群等,并作好记录,每10-15天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以防病害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