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鳊鱼养殖要点

鳊鱼又称武昌鱼,肉质细嫩,味美好吃。它不仅能在一般淡水中生活,即便在含盐量较高(5‰左右)的水体中也能生存良好。下面将鳊鱼养殖要点总结如下。

鳊鱼养殖要点

鳊鱼的繁殖亲鱼的培育。

每亩水面放0.8-1.5公斤的亲鱼80-100尾,并可混养鲢、鳙鱼4-5尾。

为避免流产,应在每年冬或开食前把雌雄鱼公开养。

鳊鱼的雌雄鉴别较易,即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

雄鱼则厚而呈波流形弯曲,性成熟时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有珠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

鳊鱼的繁殖期,一般比鲤鱼稍迟,即水温20-29℃之间。

选用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稍突而红润。

雄鱼轻压后腹部有精液流出者都能获得较好效果。

自然产卵:先将产卵池进行生石灰消毒,一周后放入清水,按雌雄亲鱼1:1或2:3并入一池,然后放低池水,使鱼背微露水面,傍晚注入新水至0.8-1 米水深。

再把棕榈片或水草(扎成把)插在进水口附近,继续以微流水刺激,以促其发情产卵。

如经三次刺激仍不产,可改人工催产。

采用丙酮干燥鲤鱼脑垂体,每公斤雌鱼注射5-10毫克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国际单位/公斤,雄鱼减半。

一般注射后6-16小时即能产卵,故多在今晚注射,使其在拂晓产卵。

受精率一般在80%以上。

约经38-40小时孵出鱼苗。

其孵化池不宜过大,水深1米左右。

鳊鱼的苗种培育鱼苗下池前半月左右,将鱼池彻底消毒,并施足基肥,每亩施猪、牛粪尿、人粪等300-400公斤。

每亩放鱼苗10-15万尾。

经施肥一周后的池塘鱼苗下塘便可吃到小型浮游动物(轮虫和枝角类)。

并应注意水体中天然饵料是否丰富,如水质不肥,应加肥料,同时投喂豆浆。

经15-20天长到1.5-2厘米时便可出池分养。

分养时每亩可放养4-5万尾,这时仍以施肥为方,隔日投喂豆饼浆,并可加喂小浮萍。

经一个月左右,养成体长4-5厘米时再进行拖网分养,每亩放养密度6000-8000尾,这时投喂小浮萍等和豆饼浆。

后期可喂新鲜旱草、浮萍等。

到冬季体长可达10-13厘米。

鳊鱼成鱼饲养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能最经济地利用天然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因其不易受疾病侵害,故可大量投草而无忧,且在大、小水面都可以饲养。

以鳊鱼为主的池塘,每亩水深1.5-2米,可放养10-13厘米的鱼种600-700尾,并搭配鲢鱼种250尾,鳙鱼种50尾。

注意事项为鳊鱼的鱼苗运输,一般应在体长达1.5-2.5厘米之后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8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