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小尾寒羊养殖之蓝舌病症状与防治

小尾寒羊养殖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害,要做好及时防治才能保证小尾寒羊的健康生长。下面农业之友网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小尾寒羊养殖之蓝舌病症状与防治。

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2~3天。

小尾寒羊养殖之蓝舌病症状与防治

在体温升高后不久,表现厌食,精神沉郁,落群。

上唇肿胀、水肿可延至面耳部,口流涎,口腔黏膜充血、呈青紫色,随即可显示唇、齿龈、颊、舌黏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

口腔黏膜受溃疡损伤,局部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

继发感染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

鼻流脓性分泌物,结痂后阻塞空气流通,可致辞呼吸困难和鼻鼾声。

蹄冠和蹄叶发炎,出现跛行、膝行、卧地不动。

病小尾寒羊消瘦、衰弱、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

早期出现白细胞减少症。

病程一般为6~14天,至6~8周后蹄部病变可恢复。

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高者达90%,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死亡。

怀孕4~8周母小尾寒羊,如用活疫苗或免疫感染,其分娩的羔小尾寒羊中约有20%发育畸形,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脑回过多等。

①做好牧场的排水和灭蠓工作,坚持小尾寒羊群药浴、驱虫。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②在该病流行区,每年接种疫苗。

③对病小尾寒羊可用磺胺类药或抗毒素治疗。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芝麻油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业之友网鹌鹑蛋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9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