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蛋鸡技术
【散养蛋鸡技术】散养蛋鸡因其主要采食野外昆虫、草籽、树籽、纯粮,所产鸡蛋口感好、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属于安全放心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下面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散养蛋鸡技术,一起来看看吧!山场散养蛋鸡的鸡蛋价格一般比纯舍饲养鸡场的鸡蛋价格高1/3,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期间甚至高出一倍还多。易县山场面积广阔,近几年来,山场散养蛋鸡已成为易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根据对山场散养蛋鸡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掌握山场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作以下简要介绍:散养鸡山场鸡舍选址技术1.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环境安静;2.土质应透水性好,以沙质土壤为佳;3.水源充足,保证四季供水,水质无污染;4.电力、通讯、交通较为便利,鸡舍与主要交通干线的距离不少于500米。
散养鸡的养殖规模养殖户可根据自己实际拥有的山场面积、家庭经济状况及劳动力的多少来确定。
对于经济状况较好、有一两个劳动力的家庭,饲养规模以500~1000只、每亩山场饲养60~80只为宜,这样既能保证蛋鸡自由活动,采食,又能有效防止山场植被因鸡的过度采食而被破坏;同时能保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便于日常的饲养管理。
但对于有大面积山场,有闲置劳动力,经济状况非常好的家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养殖规模,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散养鸡的养殖品种选择技术以选择优质粉壳蛋鸡品种为主,如B海兰、雅康、罗曼粉等。
这种优质蛋鸡在同等山场散养条件下具有产蛋多、整齐度高、易管理的特性,相对于饲养本地土种柴鸡而言,鸡蛋品质更好、经济效益更显著。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散养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0~6周龄)由于雏鸡具有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胃容积小,消化力弱,抗病力与合群性差等特点。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进鸡前的卫生消毒工作。
在进鸡前7天,要把鸡舍内外彻底打扫干净,地面用1%~2%的火碱水浸泡2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鸡笼、育雏室一同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4小时,然后,把门窗全部打开,经过5~7天,有害残留气体排净后再升温进鸡(注意:洗净、晾干的饲槽、饮水器要提前放进育雏室,与育雏室同时进行熏蒸消毒)。
第一周以33~35℃为宜,以后每两天降1℃,每周降2~3℃,五周后降到22~25℃。
育雏室在进鸡前24小时要先进行预热(炎热季节除外),以便室内提前达到雏鸡所需温度。
光照对雏鸡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光照时间,二是光照强度。
育雏前3天光照时间23~24小时,以后每周减3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育雏第一周用40瓦灯泡,灯间距3米,距地面2米;从第二周以后改用25瓦灯泡,光照强度3瓦/平方米。
1~10日龄,60~50只/平方米;11~20日龄,40~30只/平方米;31~40日龄,30~20只/平方米;41~60日龄,20~15只/平方米;60~90日龄,10~8只/平方米。
经长途运输的雏鸡进入育雏室后,稍加休息即可饮水、一般水温以18~22℃为最好。
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饮5%的葡萄糖水;育雏鸡前两周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如蒽诺沙星,氟哌酸等),连饮5天以防鸡白痢的发生。
一般在饮水2~3小时后进行,饲喂时间以出壳后24~36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8小时。
最好采用营养丰富、易于啄食和消化的雏鸡全价颗粒料,如用粉状料,喂前要将饲料拌湿,也可在前3天喂拌湿的小米,以后再改成全价料。
饲喂时,前3天用料盘或白纸,面积越大越好,以后改成喂料器。
最初3天两小时喂一次,少量勤添,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每天饲喂次数减少到4~6次。
在3日龄,应注意及时将不会吃喝的弱雏挑出,并逐只教会饮水与采食,以提高成活率。
7~8日龄,28日龄,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滴鼻、点眼;14日龄,28日龄,鸡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34日龄,鸡法氏囊中等毒力苗饮水免疫。
每次免疫后,在饲料或饮水中可适当添加电解多维,以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
散养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7~20周龄)1.放养与补饲。
育成期间,可将鸡在山场内放养。
放养应有人员看守,以防鹰、蛇等动物对鸡的伤害。
根据鸡群自由采食程度即嗉囊大小,分别于中午、傍晚适当进行补饲。
补饲可用育成鸡料,也可用玉米、谷子、小麦等原粮(为提高消化率,最好将原粮进行粉碎后再喂);补饲时第一次用一种声音(加哨音、打鼓、敲锣)召集鸡回来,以后使这一声音固定下来,使散养鸡逐渐熟悉并形成条件反射,一旦该种声音响起,放养到山场各处的鸡就会不顾一切向补饲点集合,这样非常便于管理。
整个育成期宜采取逐渐缩短光照时间,但对于山场散养鸡可完全采用自然光照,天亮放鸡,天黑关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1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