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现农业之友网将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粘菌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害防治一样,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

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

使用无污染、生活力强的高质量菌种。

菌种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对棉花塞染菌、有异味或太干、太湿、太老的菌种都不宜使用。

注意田块选择和提前翻晒、杀菌要选择向阳、通风、土壤肥沃和易排水的田块作为竹荪栽培地,并要提前20~30天清除田块的稻草根翻犁成畦暴晒。

畦田四周要清沟排水,沟要清宽、挖深,不使雨水淤积。

在栽培前的7~10天里用敌敌畏和多菌灵1:500倍喷洒及每666m2撒25kg石灰杀虫、杀菌;在整畦播料的前1天,按上述药物再进行一次杀虫、杀菌。

培养料处理栽培竹荪的原料如木屑、竹屑、菌草、废菌料等必须充分晒干。

在下料栽培时,把这些原料放入水池内浸泡24—36小时和堆沤发酵5—7天,浸泡或堆沤时在水中或料中加入0.3%~0.5%石灰和1:500倍的多菌灵杀菌。

浸泡时加入2%一3%漂白粉。

加强畦床管理竹荪下料播种时要选晴天,播种覆土后畦面撒些竹叶或铺盖稻草,并插上拱型竹片,遮盖薄膜保温、保湿、防雨;菇棚四周遮阳物不宜围的过厚、过密,要易于通风;畦沟不应有雨水淤积,畦土湿度保持在20%一25%,空气相对湿度达80%~90%,光照达600—800Lx。

发病后的处理竹荪畦床一旦发生粘菌要停止喷水,加大菇棚光照和通风。

同时清掉发病处的培养料和壤土,稍微清宽些,并在清理处撒上石灰和喷洒杀菌剂。

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硫酸铜1:500倍和100—200国际单位链霉素或含有效氯150mg/L的漂白粉连续喷洒3—4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