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又可以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疫,被列为二类传染病,蓝耳病只会感染猪,其他动物不会感染,被感染的猪临床症状以耳朵发紫、呼吸困难等为主,这也是被称为猪蓝耳病的原因。该病会感染各种日龄、不同品种的猪,严重时会导致猪大量死亡,因此需养猪户掌握相应的防治知识点。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防治措施

   1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具有很强的残留性,危害大。

   猪蓝耳病传染源:患病猪、携带病原体的猪。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胎盘垂直传播。

   传播媒介:蚊蝇、昆虫等。

   2 临床症状

   2.1 母猪

   母猪体温升高至40度,伴有呼吸问题;有的母猪乳头、腹部和尾部出现紫绀现象;妊娠母猪可能出现早产、流产、死产和木乃伊胎等情况。

   2.2 仔猪

   新生仔猪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等,死亡率可高达80%;30日龄仔猪出现腹式呼吸,呼吸困难,食物摄入量减少或消失。

   2.3 育肥猪

   体温升高至41度,会出现呼吸困难、厌食、哮喘、结膜炎和眼眶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猪死亡。

   2.4 公猪

   公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现象,精子产量少、活力低,同时还会出现膀胱炎和白细胞数量减少等症状。

   3 血清学检测

   采集流产母猪及新生仔猪心血各5mL,进行分离血清,使用猪蓝耳病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IDEXX Lab,Inc USA)进行血清学测试。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诊患病。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管理

   做好猪舍清理、消毒工作,消毒时可使用戊二醛溶液配成0.78%的溶液喷洒消毒,一般每周喷施消毒2次。

   加强饲料管理,增强猪只机体抵抗力,防止猪耳蓝病的诱发。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对于引进的猪要先隔离养殖一段时间,确认无异常后再合群并养。

   猪染病后马上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同时对于病死的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2 科学防疫

   对23日龄的仔猪,每只注射2mL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8天后再注射一次。

   后备母猪配种前30天,每只注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4mL。经产母猪在空怀期免疫1次,21天后再注射一次。

   4.3 紧急接种

   对发病的猪群进行PRRS灭活疫苗(2头份/头)紧急接种。

   4.4 药物治疗

   肌内注射黄芪多糖,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同时配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每天注射一次肌肉注射猪干扰素(IFN)1 mL/40 kg,连续注射3天,病情严重的可增加剂量;全猪群治疗时,用强力霉素与黄芪多糖拌料喂养一周。

   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产道进行消毒,然后再用蒸馏水清洗,清洗后注射青霉素和皮下注射脑垂体后叶素,让位于母猪子宫内的恶露顺利排出。

   使用阿莫西林400 mg/kg 和泰妙菌素150 mg/kg混合拌料饲喂15天,同时配合每头喂养一次维生素B 1 2 300μg/次和地塞米松8~10 mg/次,连续治疗一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4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