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
现在我国有不少地区都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是张家港市的虾稻综合种养试验,下面大家一起学习下这个项目中的相关技术要点。
一、种养条件准备
1.稻田准备
(1)开挖环沟:试验田块位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虾稻综合种养试验基地,试验面积为186.7亩(1号)和94亩(2号),分别由原稻田改建和原藕田新建。试验基地靠近长江水域,土质为沙土。池塘改造采用“田”字形、一沟一畦式稻田田间功能布局。田块四周开挖环沟,留机耕进出道路。环沟面积分别为 26.7 亩和 14 亩,占总面积的14.3%和14.9%。环沟呈倒梯形,上部宽6米、底部宽4米、沟深80厘米。
(2)清塘整池:田块用挖机进行田埂及池底修整,再曝晒田块和沟底。放养前整个区域用生石灰化水均匀泼洒消毒,用量50千克/亩。2号田块再次用茶籽饼泼洒消除野杂鱼,用量为5千克/亩。
(3)肥田栽草:田块清整曝晒后在池底遍撒底栖生物培养基,用量为150千克/亩,后使用旋耕机旋耕。旋耕后3天栽种伊乐藻,以长条状扦插方式为主,以每4米宽度间隔栽种,栽插间距60厘米×60厘米,便于水流畅通。
(4)过滤进水:试验区进排水方便,进水水源来自农场支港,无污染,水质良好。虾苗放养前7天,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避免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池中。坂田水位保持在20厘米左右,环沟内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
2.苗种放养
(1)放养规格:1号和2号试验区投放小龙虾苗种规格为240只/千克和120只/千克,个体大小均匀,体表干净,无明显损伤,活力强。苗种一部分为本地池塘自育,一部分外购,同时投放少量青虾和花白鲢。
(2)水稻种植:1号试验区水稻种植品种为南粳5055,秧苗来源于本地集中育秧,插秧时间为6月20日,机插秧种植。2号试验区水稻种植品种为镇稻11和皖稻90,种植时间为7月5日,直播种植。
二、技术管理要点
1.投饲管理
小龙虾前期以底栖生物、鲜嫩水草为饵料,4月10日起开始人工投喂,以投喂新鲜小鱼和菜粕为主,投喂量为2千克/亩,按 3∶1的比例投喂,每日傍晚前投喂一次。每隔10天,投喂量增加约0.75千克/亩,直至5月底。6月起投喂量逐步减少,6月15日起停止人工投喂。
2.水质管理
试验区的水位由活动排水管道控制调节,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要求调节水位高度。在田块东北角安装水泵,使水流自东北向西南角微流动,保证水体有充足溶氧。
3.水稻管理
秧苗栽插完毕后,根据水稻长势,在6月加施一次底栖生物培养基和测土配方肥,用量分别为25千克/亩和35千克/亩。水稻病害防治采用提高水位至淹没秧苗、第二天放水的方式,在病虫害高发期前后用此方式3次以杀灭部分害虫和虫卵。稻田杂草依靠人工拔除。
三、试验结果分析
1. 收获情况
1号和2号试验区分别于5月5日和10日开始陆续起捕小龙虾上市,水稻于11月4日和25日开始收割。
2.投入成本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两处田块都需改造,因此基础建设费用占比较高。小龙虾养殖利润达2071.8元/亩,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60.5%,见下表。
表1 虾稻综合种养区产出情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5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