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汇总,教您如何区分21种病害类型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病害,如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以及病毒性病害等,而这些病害有可以细分出不同类型。下面勤农网小编整理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汇总,教您如何区分21种病害类型

   一、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1、真菌性病害症状类型常见的有:

   1.白粉类

   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

   2.煤污

   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常称为煤污病。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

   3.锈粉

   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常称为锈病。

   4.霜霉

   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

   5.白绢

   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渐变黄变褐,常称为白绢病。

   6.斑点

   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

   7.炭疽

   与斑点相似,但颜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生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出现粉红色胶状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状。

   8.畸形

   植物受害部变大或缩小,生长不匀,失去原来形状。后期在受部位出现病症。

   9.溃疡

   发生在枝干皮层,病斑形状有圆形、近圆形、长形,通常病斑周围稍隆起,中部组织死亡,下陷,干裂。后期常产生小黑点,或盘状物。

   10.腐朽

   发生在乔灌木的枝干或根部木质部,使木质部变质、变色、腐朽,树干内因木质部腐朽出现空洞,枝干遇强风易折断。

   11.腐烂

   常分为湿腐、干腐二种。多汁部位破坏解体后产生湿腐或软腐含水量低植物组织软硬部位病死后产生的组织死亡,称为干腐。

   12.猝倒、立枯

   幼苗根颈部发生腐烂使植物猝然倒,地上部分仍保持正常状态,称为猝倒。若幼苗根颈已木质化,颈部腐烂后不倒伏,地上叶子干枯,称为立枯。

   2、真菌性病害特征:

   1.一定有病斑存在于植株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轮纹形或不定形。

   2.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颜色有白、黑、红、灰、褐等。例如黄瓜白粉病,叶上病斑处出现白色粉状物。再如瓜类与番茄灰霉病,受害叶片、残花及果实上出现灰色霉状物。

   二、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通常是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是分泌激素所致。

   1、细菌性病害常见病害症状类型有:

   1.斑点型

   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

   2.叶枯型

   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3.青枯型

   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4.溃疡型

   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5.腐烂型

   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

   6.根瘤型

   植物的根、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

   2、细菌性病害特征:

   1.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长不长毛是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2.根茎腐烂出现黏液,并发出臭味。有臭味为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如大白菜软腐病。

   3.果实溃疡或疮痂,果面有小突起。例如番茄溃疡病、辣椒疮痂病。

   4.根部青枯,根尖端维管束变成褐色。例如辣椒青枯病。

   三、病毒性病害

   由病毒侵染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蚜虫、叶蝉、粉虱等昆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株汁液接触传播。

   1、病毒性病害常见症状类型有:

   植物病毒性病害的外部症状主要有变色、坏死和畸形3种。

   1.变色

   变色是植物病毒病最常见的症状。在变色中又以花叶和黄化为最多。变色主要是由于病毒浸染使叶绿素发育受到抑制引起的。

   2.坏死

   坏死是病毒浸染造成寄主的某些组织或器官死亡,如叶片上形成各种坏死枯斑和环斑。此外,病毒有时还能引起全株性坏死。

   3.畸形

   病毒感染寄主后引起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缩顶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畸形。

   2、病毒性病害特征:

   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可致植物死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5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