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黄豆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叶片上病斑初期为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水渍状,以后逐渐扩大。病斑最后变为深褐色,稍凹陷,病斑周围有—狭窄的褪绿晕圈。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

黄豆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当病斑多时,病斑相互汇合成大块组织枯死,似火烧状。

病原细菌为杆状,两端圈钝,端生1—3根鞭毛。

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病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生规律病原细菌在病粒和病残体内越冬,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叶片受机械损伤创口多时,利于病菌侵染,发病重;多雨有利于细菌的侵染、传播,病害发生重;连作菌源量大,病害发生重;天气干燥抑制发病。

防治方法参考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5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