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贮藏期病害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17:40:55
红薯湿害和干害。湿害主要是田间积水时间较长,或薯堆内水汽上升,或因雨雪漏于窖内浸湿薯块等原因造成烂窖。干害主要是窖内相对湿度过低,造成生理萎缩而渍烂。
红薯贮藏期的病虫害主要有:(1)红薯湿害和干害。
湿害主要是田间积水时间较长,或薯堆内水汽上升,或因雨雪漏于窖内浸湿薯块等原因造成烂窖。
干害主要是窖内相对湿度过低,造成生理萎缩而渍烂。
红薯缺氧主要是入窖初期气温较高,或装薯过满,或封窖过早都会引起烂窖。
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的薯块,贮藏不当,则会导致此病的迅速蔓延。
薯块发病后,开始外部症状不明显,仅薯块变软,呈水渍状,不久在薯块表面长出茂盛的绵毛状菌丝体,上有黑色的小颗粒,即病菌的孢子囊。
破皮后流出黄色汁液,带有酒香味,如果被后入的病菌侵入,则变成霉酸味和臭味,以后干缩成硬块。
病薯块上出现膏药状青黑色陷斑,并深入薯肉,味苦。
潮湿时斑面初现灰色霉层,后现黑色刺状物。
贮藏期是黑斑病危害重、损失大的时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的带病薯块,病菌通过运输造成的伤口侵入薯块,贮藏初期,高温高湿能促使病害发展,在15摄氏度以上病菌发展较快。
主要危害薯块,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1)糠心型。
由薯苗、种薯带病,线虫由拐子侵入块根,由薯块顶部发病逐渐向下部或四周发展,先是块根纵剖面内部呈棉絮状白色糠道,后期形成褐色糠道,俗称糠心”、糠瓤”。
有时内部虽已毁坏,但外表与健康者无异,只是重量减轻。
线虫用口针刺破外表皮,进入块根内部危害,初期症状肉眼不易看出,开始外皮退色,不久变青,有的有稍凹陷,有的有小裂口,内呈褐白相间的干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7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