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大豆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病毒病症状是整株系统侵染性病害,病株症状变化较大。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大豆症状:病毒病症状是整株系统侵染性病害,病株症状变化较大。

大豆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

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粒明显减小,并可引起豆粒出现浅褐色斑纹。

病原:大豆病毒病的病原有3种:①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后引起大豆花叶症状。

②黄瓜花叶病毒引起大豆萎缩症状和豆粒轮纹状。

③苜蓿花叶病毒引起大豆叶片花叶症状,其特点是鲜明的黄色斑纹。

引起大豆病毒病的3种病毒往往同时侵染大豆,田间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不是单一症状,而是混合症状。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褐斑、饱满的豆粒作种子。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

及早防治蚜虫,从小苗期开始就要进行蚜虫的防治,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侵染。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春大豆病毒病应从苗期开始,这样才能提高防效。

可结合苗期蚜虫的防治施药。

药剂可选用病毒A、宁南霉素、植病灵,或菌毒清和菌克毒克等,按说明剂量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1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7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