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三种大豆常见病害防治

【三种大豆常见病害防治】大豆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病害,不少大豆种植户也因此头痛不已。 本文主要就大豆三种主要害虫发生进行分析, 综合大豆生长特性选择合理的防治措施, 提升大豆产量。1.1 发病特征地老虎对于大豆根茎危害较为严重, 在土层中的幼虫可以过冬, 在大豆幼苗期间, 地老虎幼虫会将根茎咬断, 致使大豆尚未出土就出现缺苗现象, 影响产量。

三种大豆常见病害防治

大豆在生长中, 根茎木质化, 地老虎对支柱根茎啃食, 根茎部位出现损伤, 根茎吸水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最终导致大豆根茎缺水枯死。

1.2 生活习性地老虎多数集中在田埂和沟渠堤坡阳面, 每年可以发生两次, 很多在秋天未来得及孵化的幼虫可以深入土层过冬, 尤其是在7~10cm厚的土层中, 地老虎幼虫数量较多。

一般情况下, 在开春3月上旬左右, 过冬的幼虫开始活动, 在土层中逐渐化蛹,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发育成虫, 逐渐飞到其他地方繁殖, 每年的6月份即可产卵, 主要产卵地点在落叶、枯枝和植物叶片上。

由于地老虎生长特性, 具有趋光性, 春季虫害最为严重。

1.3 防治措施对于地老虎的防治, 应该做好前期的预测工作, 尤其是在干旱的季节, 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测试方法主要是通过黑光灯或是糖醋液诱蛾, 每天统计诱蛾数量, 数量最多的当天即为高峰期。

对于幼虫的预测, 可以通过田间调查方式, 统计每平方米幼虫数量, 有针对性进行防治。

农业防治, 选择轮茬倒作方式, 前茬尽可能避免栽种玉米。

在进入冬季前, 应该对土地进行充分的翻地整理, 从源头上消除过冬幼虫, 在春季做好田间除草工作, 可以有效破坏地老虎的生存、繁衍环境, 提升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主要是采用化学进行虫害控制和杀灭, 常见的杀虫药剂有敌百虫、菊杀乳油和辛硫磷乳油等, 这些化学药剂在消灭地老虎幼虫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化学防治应该在地老虎幼虫期进行, 主要是由于这个期间的幼虫抗药性较差, 防治成本偏低。

2.1 发病特征苜蓿夜蛾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虫害, 在向日葵、甜菜和大豆等农作物中均有, 由于此种害虫的杂食性特点, 所以在幼虫期间会将叶片卷起来, 并在其中潜藏, 伴随幼虫的成长, 逐渐啃食叶肉, 促使叶片产生缺口和空洞, 对于大豆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2.2 生活习性苜蓿夜蛾虫害每年可以发生两次, 幼虫同样可以化蛹过冬, 一般情况下, 在每年的9月幼虫长大, 在地下结茧产下幼虫, 化蛹过冬。

第二年, 6月开始产卵, 一周后即可产下幼虫, 对于大豆的生长产生严重危害, 幼虫会卷叶, 潜伏其中, 并将卷叶作为食物啃食, 成虫后将会啃食殆尽。

幼虫在每年的7月入土结茧产虫, 8月成虫后再次产卵。

成虫趋光性特点突出, 幼虫在受惊后会逃跑, 大龄幼虫受惊则会从叶片上掉落。

2.3 防治方法苜蓿夜蛾的防治方法同地老虎的防治方法相同, 采用黑光灯和糖醋盆诱杀成虫, 也可以通过功夫乳油和天王星乳油喷雾消灭病虫害。

在喷雾时需要选择好时机, 多数情况下是在幼虫3龄前进行,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幼虫抗药性, 提升防治效果。

3.1 发病特征红蜘蛛幼虫多数集中在大豆叶片上的背面, 吸食叶片中的汁液, 叶片逐渐出现黄白斑点, 随后伴随虫害的严重, 叶片逐渐枯萎、卷缩。

此种虫害对于大豆生长影响较大, 受害大豆植株矮小, 豆荚小, 产量低。

3.2 生活习性大豆栽种中, 红蜘蛛作为常见虫害, 主要集中在大豆叶片背面, 多发生在每年的10月,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 过冬幼虫开始活动, 在车前草或是蒲公英上大肆繁殖, 在7月则转移到大豆上, 在大豆叶片背面开始成群集结, 危害大豆生长, 8月则开始逐渐减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7月遇到十分干旱的天气, 可能加剧红蜘蛛危害程度, 造成害虫的大肆繁衍, 需要予以高度注意。

3.3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是病虫害最为常见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消灭过冬虫害, 从源头上避免害虫的繁殖, 将田间杂草清理干净, 并做好枯枝、落叶处理, 将翻地整理, 破坏害虫过冬环境。

同时, 还要做好大豆植株的水肥管理, 确保植株可以正常生长, 提升产量。

生物防治, 红蜘蛛的天敌主要包括草蛉、横纹蓟马和瓢虫, 利用天敌间的相互克制, 消除害虫, 降低红蜘蛛对大豆生长的危害。

综上所述,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粮油作物之一, 对于常见的三种虫害防治而言, 需要充分做好翻地工作, 清理杂草和枯叶, 从源头上消除虫害, 也可以通过天敌和化学农药方式消灭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7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