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暴雨灾后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天气是不可控的元素之一,其中暴雨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一种,下面就来说说暴雨灾后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暴雨灾后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一、尽快排涝

对受淹田块,要尽快排除田间积水,要争速度、抢时间,及时排水、清理沟渠,减轻渍涝危害。淹水24小时左右的水稻,当水退后应立即扶苗、洗苗,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机能,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对不同类型田块,要视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要注意雨后会遇到高温晴热天气,因此保持薄水层,不能一次性排尽田水,防止高强度的叶面蒸发导致植株生理失水而青枯死苗。

二、适施肥料

受淹水稻退水后,待叶片恢复生理机能要及时追肥,促进水稻灾后恢复生长,肥料种类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施用磷钾肥。要分类补救,区别苗情。稻苗受害轻、淹没时间短的田块,施肥量可少一些,稻苗损伤重、受淹时间长的田块,要适当多施一点,但必须采取多次轻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苗。在追施恢复肥的同时,采取“上喷下追”相结合,喷施高效叶面肥,促进水稻恢复生长。

三、合理灌溉

排水后,在稻田浮泥沉实的基础上,坚持干干湿湿,间歇灌溉新鲜水,既满足稻苗用水需要,又保持土壤通气。

四、及时补种

对已冲毁无法恢复的一季稻和早稻,要及时进行抢播补种一季晚稻,6月15日前完成播种;对缺苗严重的一季稻田,可将几丘稻田的禾苗移到一丘,确保足够的基本苗,空出的田块补播一季晚稻;对无法恢复水稻种植的田块可改种秋大豆、秋玉米或蔬菜,确保增产增收。

五、防控病虫

受淹水稻恢复生长后的蘖、叶较嫩绿,易受病原菌和迁飞性害虫浸染危害,特别是细条病、白叶枯病等,纹枯病也可能重度发生,要选用对口药剂进行防治1—2次,避免病害的蔓延和发生。因除草剂会减弱秧苗耐涝力,秧苗受淹后不宜使用除草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