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炭疽病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20:11:42
受害果实表面初生暗褐色圆形小斑,后逐渐扩大、或由多个病斑连合呈黑褐色斑块,内部组织腐烂并散发出酒味。在潮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许多桔红色粘质小粒点,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症状受害果实表面初生暗褐色圆形小斑,后逐渐扩大、或由多个病斑连合呈黑褐色斑块,内部组织腐烂并散发出酒味。
在潮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许多桔红色粘质小粒点,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果实腐烂。
病原丝体在病枝或病果及僵果内越冬。
翌春条件适宜,均温10一12℃,相对湿度80%以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侵染新梢和幼果,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杨桃树整个生长期均可被侵染为害;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有关,其中主要是湿度,高湿是该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杨桃树开花至幼果期低温多雨,利于发病,果实成熟期高湿,温暖发病重。
此外,与4-6月份的降雨量关系极为密切。
若降雨量低于30.0毫米,发病轻微,高于300毫米,严重发病。
果实染病主要在第一次迅速生长期,其次为采收前的膨大期。
防治方法(1)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梢、枯死枝,僵果及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9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