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野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又名红细胞孢子虫病,是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热性溶血性原虫病。散发,主要由蚊虫吸血传播,多发于夏秋季,大多呈隐性感染。可引起死亡,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潜伏期6一10天,病初体温为40℃一41. 7℃,精神委靡,食欲消失,贫血,呼吸困难。
后期全身乏力,严重黄疽。
育成猪发病率较低,而哺乳仔猪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均较高。
本病多发于7一9月份,潜伏期6一10天,体温为39. 5℃一42℃ ,怕冷,呈稽留热。
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
粪便初干或球状,附有 液和血液,粪便呈黑褐色,有时便秘、下痢交替。
叫声嘶哑、气喘、呼吸困难,有的呈犬坐,张口呼吸,鼻有分泌物。
心搏加快,可视膜初充血、后苍白,严重黄疽,尿呈黄色。
全身皮肤红紫, 以耳下、颈下、腹下、鼻镜、腹股沟、四肢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紫斑,边缘界限不明显,指压不褪色,后变为青紫色,界限不明显。
耳发组、变干,边缘向上卷起。
血液稀薄,采血后流血持久不止,后期血液 稠,呈紫褐色。
有的全身发痒、乱蹬,部分公猪尿鞘积尿。
病猪生长缓慢,营养不良。
1月龄左右的仔猪病死率高。
肝黄红色,脾显著肿大、质地柔软,心肌苍白柔软,肺小点出血。
有的病猪有腹水、心包积液和肾有出血。
体温升高;黄疽、贫血;与蚊虫有关;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搞好环境卫生,避免圈舍潮湿,消灭蚊、蜱、虱、蚤等吸血昆虫;饲料添加土霉素:50克/吨。
兰氯眯(贝尼尔、皿虫净)4一9毫克/千克体重,用生理盐水制成5% 一7%的溶液分点深部肌内注射,或用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加入10%葡萄糖100一300毫升,再加25%维生素CZ一4毫升静脉注射,隔日1次,连用2一3次。
新胂凡纳明10一15毫克/千克体重,溶于生理盐水,立即静脉注射。
3天注射1次,一般用1一3次即可见效。
盐酸四环素25毫克/千克体重, 口服。
阿卡普林2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对氨基苯砷酸180克/吨饲料,对病猪群连用一周, 以后改为半量,连用1个月。
.土霉素粉针7一15毫克/千克体重,溶于5 葡萄糖注射液,制成0.5%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日1一2次,连用3一5天。
也可用注射盐酸土霉素溶媒制成5%土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
另外用于预防,每吨饲料可添加土霉素碱600克,连续饲喂。
应用铁制剂等对症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