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表皮裂口的预防技术
近两年通过对雪莲果在阳明山的适应性栽种试验,发现在整个生长,采控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土后的雪莲果外表皮多处裂口,致使果实品相不佳,降低其商品价值。如何消除这些裂口的产生,我们经过理论分析、试验观察,得出产生裂口的原因和对应预防措施。生长旺盛期先干旱,而后又水涝。
雪莲果种植对水的要求很高,不仅不耐旱,更不抗涝。
缺水后植株不生长甚至会枯萎,水多又猛长,最后导致皮开肉胀”,如果长期浸泡就会烂掉。
阳明山的夏季容易出现伏旱,连续多日无雨,秋实又易出现绵绵阴雨天气,这样一干一涝的作用下,就使得正处于生长期的雪莲果在萎缩之后生长过猛而开裂,导致明经济效益下降。
整地开沟时必须得保证沟深不低于40cm,以利于雨天排水;整个生长期根据土壤湿度及时浇水,特别是进入伏旱天气,温度较高,应适量多浇水,土壤湿度保持80%以上,地表湿度降到40℃以下;雨水偏多的天气要注意排水防涝,尤其是生长后期也应注意水分不要过多。
完成生长期但果寡糖转化储蓄期未完成开始采挖按照南方的栽培技术,当雪莲果植株茎尖的束状花朵开始凋谢,叶片开始黄化就可以采挖果实。
但阳明山的气候四季分明,寒露一过昼夜温差较大,雪莲果的植株和叶片与其他植物一样开始出现叶片黄化,茎杆枯萎,从生长周期来看明显短于南方的生长周期。
此时采挖的雪莲果富含大量的水分,一旦离开土壤的束缚立即产生大量的裂口。
在采挖的过程中明显感到雪莲果一出土就裂口,这说明雪莲果虽完成了生长期但未完全成熟。
当雪莲果的植株茎尖状小黄花凋谢,叶片黄化后先采枝,采枝应从土表层采收。
采枝后大约过2个月再刨土采收雪莲果,此时采挖的雪莲果完成了生长期和果寡糖转化储蓄期,此时雪莲果的水分含量适中、表皮裂口少、产量和品质有增无减。
采挖天气的影响由于雪莲果富含水分,采挖时对天气的要求比较苛刻。
采挖时应选择风和日丽的中午时分,此时地表湿度和气温最接近,采挖时尽量不要磕碰雪莲果,轻拿轻放。
有条件的农户在采挖出土后立即用保鲜纸包裹起来,不但减少裂口产生,还可以保持雪莲果外表面红润的成色,增加品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9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