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棉盲蝽蟓发生及防治技术建议
盲蝽蟓为地区棉花害虫之一,一年发生4-5代,发生的种类主要有绿盲蝽、苜蓿盲蝽等。成虫、若虫以针刺吸附棉株汁液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与破碎花叶和丛生枝叶。一般6月份开始迁入棉田,棉花花蕾(铃)期进入危害高峰, 9月中下旬飞回越冬场所产卵越冬,湿度大的年份危害重,干旱年份则轻。近年来,受果树面积增大和小气候变化影响,盲蝽蟓在我区对棉花的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渐由次要害虫变为主要害虫的态势。
为科学预测当前棉盲蝽蟓发生趋势,7月24-25日,地、县(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再次对阿克苏市、阿瓦提、温宿县部分棉田盲蝽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一、田间监测情况
阿克苏市:共调查棉田4块(长绒棉),面积376亩,随机调查棉花306株:被害70株、被害株率22.88%;被害株总叶321片,被害86片、被害叶率26.79%;共调查花蕾95个,被害6个、被害率6.32%。严重条田平均百株有虫53.06头,被害株率47.96%,被害叶率24.46%,蕾铃被害率8.06%。
阿瓦提县:共调查棉田3块(长绒棉),面积389亩,随机调查棉花213株:被害42株、被害株率19.72%;被害株总叶372片,被害54片、被害叶率14.52%;随机调查花蕾69个,被害3个、被害率4.34% 。
温宿县:共调查棉田3块(陆地棉),面积665亩,随机调查棉花360株:被害231株、被害株率64.17%;调查蕾铃1431个,被害15个、蕾铃被害率4.82% ;百株有虫12.5头。
综合近两次监测结果看,棉田盲蝽蟓危害7月初进入零星发生期,目前已进入危害初盛期,部分条田棉株表现明显危害状,陆地棉略重于长绒棉。
二、发生程度及发生期预测
据近期调查及近年发生情况并气象信息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区盲蝽蟓整体为中度(3级),局部核桃邻作区偏重发生(4级)趋势。目前盲蝽蟓棉田为害已进入连片发生期,部分棉田达到被害初盛期,预计被害盛期为7月下旬—8月上中旬。望各县(市)切实加强监测,适时防治。
三、防治技术建议
1.加强田间管理
因肥水充足、旺长棉田盲蝽蟓发生偏重,因此要做好整枝和化控工作,避免因棉花生长过旺、化控不及时而造成的田间荫蔽,为盲蝽蟓的发生危害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2.加强监测,适时防治
结合盲蝽蟓习性,要选择内吸性、熏蒸性、触杀性防治药剂进行防控。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释3000倍,发生较重棉田可用48%毒死蜱乳油与20%氰戊菊酯乳油按1∶1混合成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进行挑治。
注意:因盲蝽蟓成虫怕光,喜早晚活动,防治时间应放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要做到轮换使用,以防止盲蝽蟓产生抗药性;同时成虫因具有迁飞性,喷药时应从外围向中心喷,以防止迁飞。棉花种植比较集中的区域,应掌握在害虫发生初期集中喷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9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