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给农作物购买保险么?
可以。
农作物保险是以人工种植的各种农作物为标的的保险。包括粮食作物保险(主要承保谷类、麦类、薯类和豆类作物),经济作物保险(主要承保棉花、麻类、油类、甘蔗等糖类、烟和药用类作物),园艺作物保险(主要承保瓜果、蔬菜和花卉等作物)。
承保责任:
农作物的风险损失可分为农作物数量减少,农作物质量下降,农作物价格下跌。一般而言,农作物保险只承担农作物数量和质量的损失,不承担价格风险。
扩展资料:
农业保险制度最初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即“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此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业务发展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保险一直徘徊不前,农民不愿花钱购买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机构担心亏损,积极性也不高。2006年,农业保险年保费收入仅为8.57亿元,直到2007年中央财政实行保费补贴试点,农业保险工作才得以快速全面推开。
截至2012年底,农业保险承保农作物9.7亿亩,占我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保费收入为240亿元。今年11月底,主要农作物承保面积达10.7亿亩,保险金额达1.24万亿元,参保农户数达到2亿户次,保费收入达292亿元,预计2013年保费收入将突破300亿元。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与此同时,农业保险赔款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今年1—11月,农业保险为3107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98.6亿元,还有部分灾害赔付将陆续到位。
百度百科-农作物保险
人民网-人民日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有位女士不吸烟,但是得了肺癌。她非常想不通,常跟人诉说。亲戚帮忙分析原因:这位女士相隔很久才买一次菜,吃的菜都是快要烂掉的,没营养,所以容易得癌症。亲戚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呢?不新鲜的蔬菜没营养蔬菜是人体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但是,蔬菜里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很容易流逝。从收割的那一刻开始,蔬菜的营养价值就在逐步下降。一般来说,小白菜、生菜、韭菜这种叶菜营养流逝速度最快,土豆、洋葱、胡萝卜比较耐储存。蔬菜不新鲜,有害成分逐日上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不利健康,甚至会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强致癌物。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成来自蔬菜,所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蔬菜采摘以后,营养素下降,亚硝酸盐含量却逐日上升。室温保存的条件下,从第2天开始,蔬菜里亚硝酸盐便快速上升;第7天的时候,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翻倍。家庭中怎样为蔬菜保鲜冷藏是保鲜的利器,可以有效降低蔬菜营养素的流失、减少硝酸盐生成。包裹保鲜膜或者放在保险盒里再冷藏,可以保持蔬菜的水分,并且进一步降低营养流失的速度。然而,不管采用什么保鲜方法,随着时间流失,蔬菜的营养下降、有害成分上升,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所以,食用蔬菜的原则就是——新鲜!我们对主妇的建议是:1、蔬菜买回家应该放冰箱冷餐,最好用保鲜膜、食品袋、保鲜盒包裹密封。2、放置在室温下的蔬菜,应该当天买当天吃完。3、冷藏条件下保存的蔬菜,也应该在2~3天内食用。运输、销售过程中保持冷藏环境的蔬菜更有营养价值。4、对于超出时间的蔬菜,如果计算健康成本,放弃比吃掉其实更节约。主妇应该着眼于提高规划能力,避免浪费,而不是经常吃烂菜。5、放置多时已经萎蔫,但用水泡一下又回春的蔬菜,看着漂亮但营养已经大打折扣,不吃为好。更不要吃腐烂的蔬菜。经常吃不新鲜的蔬菜跟得癌症有没有关系?我们回到文章开头那个事例,经常吃不新鲜的蔬菜跟得癌症有没有关系呢?应该说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看看一个很有名的医学项目——河南林州食管癌防治。河南林县(现在叫林州)是红旗渠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数得着的食管癌高发区。从1959年开始,吴英恺教授组织创建了林县食管癌防治中心。医生们长期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确定引起食管癌的原因有:1、常吃霉变食物,常吃腌酸菜。2、新鲜蔬菜吃得少,体内长期缺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3、饮用水不卫生,里面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4、高盐、热烫饮食。大家可以发现,这几个原因都跟饮食有关,可以基本归结为毒素多,维生素/矿物质这些保护性因素少。所以,预防食管癌的策略也就集中在减低毒素、增加营养上面。经过几十年努力,2003年跟1980年相比,林县的食管癌发病率降低一半!在营养条件更好的年轻人里面,不出意外地,食管癌的发病率更低。维生素,望文生义就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绝非浪得虚名。都市人需要应对各种污染和压力,每天吃到新鲜的蔬菜非常必要。好的饮食习惯跟坏的饮食习惯,短期内未必有很大差别,但是习惯一旦与时间魔术师携手,滴水穿石的作用就非常可观。改善,就从今日开始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1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