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农业发达的原因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以色列农业目前面临出口减少、融资困难等多项挑战。以农业部就此出台多项措施,帮助本国农业渡过难关。 以色列是农产品净出口国,当前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对其农业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出口减少。以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7年,以农业出口额持续增长,其中2007年出口额在2006年基础上增长30.7%。但2008年,以农业出口额出现下滑,约为13亿美元的全年出口总额与2007年相比下降5.4%。此外,今年头两个月以色列的农业出口额也比2008年同期减少3.6%。
以农业部高级官员莫尔德艾?科亨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农业出口以高品质水果、蔬菜等为主,其出口额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对这类优质食品的需求降低。反观以色列国内市场,目前尚未受到金融危机的明显冲击。
以农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另一个表现是农业组织融资困难。科亨分析说,近年来,以基布兹、莫沙夫等农业组织呈现集团化趋势,数量越来越少,规模则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这类组织也越来越依靠银行贷款。但由于当前的金融危机,以银行也与国外银行一样收紧钱袋,致使农业组织难以获得贷款。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以农业生产势将受到较大影响。
除了金融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农业目前还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严峻挑战。据科亨介绍,由于刚刚过去的雨季降水量偏少,以政府不得不将农业淡水配额减少一半。但得益于先进的节水和灌溉技术,限水措施预计不会对以农业生产造成明显影响。
至于降水减少是否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科亨说,目前尚无法给出确切答案,因为降水量的多寡也呈现周期性变化,但他相信其中一定存在关联。
针对以农业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农业部门已着手推出多项措施,帮助农业渡过难关。科亨介绍说,首先,以农业部将启动一项信用方案,通过政府干预帮助农业组织获得贷款。政府干预措施包括直接向农业组织提供贷款或者为农业组织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同时,以农业部推出“延伸服务”项目,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生产品种、改善生产管理等措施,帮助农业组织渡过当前难关。此外,以农业部门还将加大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以色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从而扩大销路,遏制出口下滑的趋势。
科亨还表示,尽管受到上述种种因素影响,但由于保有稳定的国内市场和明显的技术优势,以农业当前情况并不是很糟糕。即便当前金融和经济形势持续下去,农业生产预计也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稳。
50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199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 6万美元。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以色列被视为是中东地区里经济发展、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
以色列人口700万,天然资源屈指可数,而且敌国环伺,却能突破逆境,成为全球经济重镇,2003年以来每年经济成长率5%。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一是近年改走自由市场政策,二是创投企业家精於创办科技公司,然後不是上市,就是高价出售。这个模式的经济潜力到达极限後,以色列发挥其善於创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行销其科技,续创经济新境。
以色列最老牌创投资本公司「耶路撒冷全球创投」的创办合夥人卡利希说:「以色列的创投家得意全球市场,因为他们没有国内市场。全球化对我们有利。」
「以色列创投资本研究中心」董事长荷兹曼表示,中国和印度是以色列在高科技领域里的两大劲敌,目前正在成为以色列高科技出口的肥沃市场。他指出,以色列的利器,在於以色列独一无二的创新科技。
以色列立国时期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数十年内的出口大宗都是农产品,但强敌环伺,使以色列的 海法“船型大厦”军事硬体和软体都走在世界前端,化为民用并且全球化之後,成为电子监控系统和无人飞机的龙头。
1990年代前后,以色列接纳一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其中大多是教育程度甚高、充满创投精神的高科技人才。在这波科技和人才充电带动之下,加上2004年以後一系列市场改革,以色列经济一日千里。
今天,全球顶尖企业,包括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升阳微系统,在以色列都有研发中心。在那斯达克挂牌的以色列企业数目仅次於美国,超过75家,包括全球最大学名药厂Teva,和以色列最大企业、全球网路保全产品巨擘Check Point软体科技公司,以及著名的国防承包商Elbit系统。
以色列目前赶上全球绿色潮流,逐渐集中力量,要在乾净科技领域开出一片天。2006年,股神巴菲特斥资40亿美元买下以色列金属大厂Iscar的80%股份,是巴菲特第一笔美国境外投资。2007年,外资为以色列经济挹注逾一百亿美元。
受美国经济走软影响,以色列在亚洲和东欧科技市场加强努力,2008年经济成长率预估3.2%。以国央行表示,政府如果进一步提升劳动力,配合改善教育,每年成长率至少可保4%。中东实现科学灌溉的国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1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