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业共创的生活
在座谈会的最后,各领域专家学者透过问答讨论:发展建构品牌农业设计服务实践过程与品牌发展路径、建构品牌对农企经营品牌定位与形象、品牌农业平台服务需求点,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的关键因素。透过相互交流农业与品牌资讯,将农业与设计跨领域整合品牌价值,建构可行品牌农业商业经营模式,共创农产新价值,成为驱动现今农业创意转型之能量。
焦点议题访谈,以焦点小组讨论形式,根据现场台下的参加者所提出之问题,由主持人向与会专家进行专题提问及讨论,让与会专家能够针对议题发言、提出不同看法,将其议题的理念及想法,传达给参与活动的人员。以下是座谈过程的重点节录。
关于这次的计画,身为农民,是否会和既有的观念有所冲突?汤英华先生(鹿光米农场负责人):没有,重新设定心态,一切归零。
如何决定产品的包装?是从市场的角度呢?还是有什么样的考量?刘兴旺先生(台大实验林管理处副处长):现在各位所看到的,无论是鹿光米的包装,还是清酒的包装,为了这两个包装,我输了四箱的啤酒(因为跟团队打赌,一路输到最后),因为一路都没有被选到。事情是这样看的,就像刚刚汤先生讲的,归零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你也不要因为你的想法没有被选上,就感到挫折。
这些产品,从零到变成产品呈现在你的眼前,是从零到有的历程。实验林本来就是一个林业单位,说本业或著说专业,如何去跨足到稻米、甚至是去酿日本吟酿级的清酒?「归零」是一个很好的作法。如果你先将自己设定为一个学习的平台,都把他归零,然后你有心邀请这些人进来,张老师的团队(品牌设计),吴老师的团队(产销辅导),然后你自己放空开始学习,都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在协调沟通的过程中,被删除掉,也没关系,转个弯,可能就会发现别人提出来的想法,比你更好。大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协调,慢慢成长,慢慢学习。
鹿光米无论是种植技术也好,特殊的肥料也好,标榜无毒认证的特殊品牌概念,那如果今天有一个产品,也想透过这样的方式去行销的时候,是否有些技术的辅导方式或行销的方式,可以提供技术辅导?
吴晋东博士(云科大智慧农业园区研究中心):说到技术,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秘方,事实上,你要怎么实际上销售你的产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我自己从业界走过来,我看过很多产品,当销售成绩好的时候,通常归功于行销人员,但当产品销售不如预期时,大家普遍会认为是哪个部分的问题呢?
仔细想一想,大多被认为是设计的环节出了问题,觉得产品包装不够漂亮,会和其他的产品互相比较。其实倒也不见得,也必须综合思考所使用的通路等因素,以及当品牌包装更新的同时,过去的习惯是否也同步更新,透过销售策略让消费者接受商品。销售上可能会牵扯到技术,如生产技术,你要怎么去取得,台湾的资讯非常的发达,只要多花一点巧思,愿意多一些尝试,像汤先生在做这些的过程,还有他生产的这一些农法,事实上你们去翻古书,可能都会看得到,可是现在坚持的人却不多了。
商品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贩售?打个比方来说,怎么样帮产品,就很像选择让小孩补什么习一样,觉得别人家的小孩都去补习,不能不跟,但是有想过,小孩日后该变成怎么样吗?结果把钱花在补习费上,小孩好像什么都会,却什么都没有很厉害。同样的道理,我们发现一个产品的优点的时候,针对它的优点,往往大家想到使用SWOT分析这类的工具,但在行销的时候,大概就只有一个重点:隐恶扬善,如汤先生的栽种古法。缺点不应该是很危险的致命伤,因为台面上,要跟人竞争的产品,这是基本的水准,可是你可以赢人家的地方,好好的去宣传它,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听到你的故事,帮你流传。这是我的心路历程。
当农产品如果想要扩大经营,例如说变成观光工厂,或著行销到国外,会有什么建议的模式?何季澄老师(设计研究中心专案讲师):通常在一个新的产品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因为未知而恐惧,而打破未知,最好的一个方式,叫做体验。之前所谓这些观光工厂或所谓的新品上市,就是体验经济、体验行销,通常会透过大量的试吃试用。但在国外,如果没办法体验的话,该怎么办?
所以在国外,就会比如说,透过所谓的网红,或着我们运用生产履历或智慧认证,将这些智慧技术、新科技引导或是导入整体品牌包含产品的经营与发展中,当有这些概念之后,其他人就会有机会接触、探寻、主动询问这些产品,并且因此听到品牌的故事,认同理念,成为具有品牌认同感的支持者。
首先,无论是电商销售还是传统销售,都要本着诚信为基础,做到不欺不骗,才能说去创造农产品品牌;个性化路线为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属于“特色”消费,虽然消费群体不如大众化消费群体大,但是,个性化销售附加值更大,这两方面相辅相成,都做好才能赚大钱。对于普通农村地区来说,发展当地农产品品牌有一定的难度!
先说一下品牌战略:打造农产品品牌,是做品牌的具体过程,通过一套科学的方法,从品牌的基础入手,对品牌的创立、成长、管理、保护等进行流程化、系统化的科学运作。1、首先要明确农产品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要明确自己准备生产什么样的农产品?其产品主要属于农产品的什么类型,什么档次?消费群体都有哪些人?自己的农产品和别人同类的农产品有何差别?比别人同类的农产品又有哪些优势?这是应该明确的概念。
2、要明确自己的农产品以什么风格和形象来面对消费者?又要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手段,扩大自己的农产品,在特定区域或者特定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这些问题都要运作者认真思考对待。
3、要考虑品牌的延伸和产品种类的拓展,比如深加工等。注重品牌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农产品销售的各个流程中,都要保持农产品理念和风格统一性,不能偏离。
打造农产品过硬的品牌:想竖立农产品过硬的,核心品牌能够长久不衰、畅销不衰,为农产品生产中带来经久不衰的品牌利益,这就需要该品牌具备一定的实力。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地方有利的产业链条件等做基础,规划实施,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能创建一个良好的农产品品牌。1、一个农产品的过硬品牌,代表了这个农产品的质量,是产品优质的保证,购买者可以放心的直接以品牌名字,作为考查产品质量的基本特征。
2、品牌个性特征明显,它的外形、内涵、个性等代表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很多有名农产品品牌,可以以当地的栽培、加工等历史因素,来印证当地某种农产品地域特色的悠久历史传承。
3、这种农产品要有独特的风格或者风味,与其他同类农产品在成分、品质、功能,或者地域上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4、无论什么农产品,想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主题要鲜明,能以合情合理的广告方式得到消费者信赖,以传播正能量,与一定的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通过高识别度的社会活动增加影响,在公众心里形成良好的口碑。
当一个农产品能够做到这样的口碑和辨识度,可以说就能够达到品牌和个性化销售路线。问题是,普通的农村地区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当地农产品规模化市场不够健全;二是资金和技术制约这方面的发展;三是和当地人的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抱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四是需要当地有一位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仅仅这四条要求,可以说很多农村地区一条都不具备,更别说招商引资了,谁去?这是让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1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