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浅析鱼鹅混养的管理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今天勤农网小编来和大家一起学习鱼鹅混养模式技术,实行鱼鹅混养模式的有两个问题最需要注意,一是活水问题,一是饲料喂养问题。下面就来一起了解吧。

浅析鱼鹅混养的管理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技术要点

鱼鹅的立体养殖,有效利用了水体空间。池塘中水藻、水草等水中生物可供鹅食。鹅的粪便内营养物质残留多,是杂食性鱼类的饵料,也是池塘浮游生物的优质肥料。如将鹅粪散入池塘,经微生物分解供鱼进食,不仅可节省饲料,而且也降低了养殖成本,据测算,养殖1只鹅,能产出5千克鱼。鱼鹅混养时,养殖人员无需担心天气变化而造成的水体缺氧,因为一般繁育驯养的鹅对低气压有着生理上的条件反射,一旦遭遇气候变化,它们会争先恐后地跃入水中,洗澡追逐、游弋戏耍,造成水花翻腾,对鱼池增氧效果特别好。利用鹅群戏水增氧不必担心因停电造成的增氧中断,也不必担心漏电造成意外事故等重大损失。

(一)塘口选择

塘口应大小适宜,过小水质调节功能差,影响鱼类的生长;过大对于鱼类饲料投放、鹅放养以及水体消毒和换水都不利。一般塘口深度在1.5米以上。

(二)鹅种选择

一般可以选择肉鹅、蛋鹅以及蛋肉兼用型鹅种作为养殖品种。

(三)鱼种选择

以鲫、鲤、鲢、鳙等杂、滤食性鱼类为主,搭养草、青、鲂鱼等。

(四)放养密度和规格

1. 鹅的放养:每亩水面配养鹅50~120羽,选择良种或优化杂交组合品种,春夏以养肉鹅为主,秋季养蛋鹅。

2. 鱼类放养:主养鱼放养规格50~70克/尾,每亩放养总量50~75千克。要求冬放,中期适当套养夏花。一般情况下,鲢、鳙鱼占45%,鲤、鲫鱼占50%,草、鳊可占5%,具体根据塘口条件、管理状况灵活选择。鱼种要用2.5%~4%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后入池。

(五)饲养管理

1. 鹅的饲养管理

(1)育雏管理:鹅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此期的饲养要点简介如下。

及早饮水:也叫开水,一般要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冬天的水温保持在25℃左右,3日龄内雏鹅的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开水后鹅舍内不能断水。

适时开食:雏鹅第一次吃料叫开食,一般在开水后就喂料,用半生的米饭或浸泡的碎米,也可用配合饲料加青料。

饲喂次数和方法:育雏阶段应根据少喂多餐的原则。3日龄内每天喂6次,4~10日龄8次,11~20日龄6次,20日龄后喂4次。10日龄内,精料和青料比例为1:2,先喂精料后喂青料;10日龄后,青料比例逐渐增加,先喂青料后喂精料。

放牧管理:春季育雏从5日龄起便可开始放牧;冬季要到21日龄绒毛发白时才嫩放牧。放牧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同时保证料、水洁净。

保温与防湿:温度是雏鹅管理的重要环节。刚从孵化室出来时,育雏室温度要达到27~28℃,随着日龄的增加,每隔5天可以降低2℃,3周龄后保持室温15~18℃。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清洁。

密度:雏鹅生长迅速,必须经常注意调整密度,第一周30只/平方米,第2周8~10只/平方米,第3周6~8只/平方米。

(2)育成舍与活动场:应在塘口北侧田埂处,按照6只/平方米搭建鹅舍。鹅舍不漏水且能防潮,舍内建有排水沟,上设饮水器,舍前建按照3~4只/平方米建造活动场,供鹅活动和喂料。活动场地面平整,略向水面倾斜,并搭建适当面积的遮阳棚。养殖蛋鹅舍内要配置产蛋箱,放置在光线较暗的沿墙周围,保持箱内垫料柔软,以减少地面产蛋。

(3)日常管理:按肉鹅、蛋鹅、兼用型鹅的不同生活习惯与生长规律科学饲养管理。一是维持鹅舍通风良好、干净单调,勤换垫草,适时放牧鹅群活动、游泳;二是养鹅饲料合理配合(以用全价料为佳),维持饲料日粮相对巩固,不要随便改换,以免影响鹅群消化吸收与生长发育。每天投饲应定时、定量、定质,维持饮水不断;三是履行严格防疫办法,按时注射各类疫苗,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消除,灌喂防治药物;四是留意防风雨、兽害和农药化肥中毒。

2. 鱼的饲养管理

塘口水质:水是鱼类生活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鱼病的发生,鱼产量的高低,因此水质管理至关重要。要求:池水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二氧化碳含量低于30毫克/升、氨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有机物耗氧量保持在25—35毫克/升、PH值为7.0~8.5、池水透明度为20~40厘米、浮游生物量控制在70~150毫克/升。鱼鹅混养池水很容易变坏,平时应勤加水,换水,6~9月份的高温季节更应增加加水次数,最好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20~30厘米,并严防缺氧、鱼浮头及泛塘现象的发生。夏季结合鱼病防治用20毫克每立方米生石灰泼洒,进行水质调节,确保塘水“肥、活、嫩、爽”。

饲料投喂:一般不需要投喂饵料,在主要生长季节及上市前期,可适当投喂饲料。

鱼病预防:6~9月每半月泼洒一次1PPM(百万分之一)漂白粉溶液,预防疾病。7月中旬用0.5PPM晶体敌百虫杀灭寄生虫。

二、应用前景

(一)投入

以年出栏3000只肉鹅为例,1年能养3批,每批1000只,需要水面面积为10亩左右,可投放鱼苗500千克左右。

1. 种苗投入:鹅苗3000只×7元/只=2.1万元;鱼苗500千克×12元/千克=0.6万元。

2. 基础建设费用:值班室1间,生活房3间,育雏舍1栋,简易鹅舍1栋。值班室+库房:150平方米×600元/平方米=9万元;育雏舍:100平方米×500元/平方米=5万元;育成舍:300平方米×50元/平方米=1.5万元;附属设施(办公生活用品+养殖用品):1万元。按照5年使用期计算,基础建设每年折旧费用为:3.3万元。

3. 饲料投入:每只鹅自引入到出栏饲料费用为20元,3000只共计6万元。

4. 防疫费用:0.5元/只×3000=0.15万元。

5. 人工水电费用:2万元。

6. 其他杂费:0.5万元。

投入总计:14.65万元。

(二)产出

1. 肉鹅75日龄上市,体重4千克左右,价格20元/千克,每只鹅收入80元。3000只鹅收入为22.8万元(按照95%成活率计算)。

2. 鱼上市总重在15000千克,价格在5元/千克,收入为7.5万元。

(三)收益

除去投入,每年鱼鹅混养能获得纯收入为15.65万元。

三、推广案例

2013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滨海县浩翰白鹅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在滨海县正红镇开展鱼鹅混养模式,实践证明,开展鱼鹅混养与单养鹅相比,效益提高了30%以上。目前,合作社年养殖总量达135.6万只,年炕孵雏鹅100万羽,全年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纯利润400多万元。

关于鱼鹅混养模式的技术要点,今天勤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这么多,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考参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