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非洲大蜗牛的人工孵化繁殖技术

非洲大蜗牛又名“花螺”或“东风螺”。原产于非洲东部,是我国南方习见的一种体型较大、分布较广的陆栖贝类。饲养非洲大蜗牛出口创汇,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非洲大蜗牛的人工孵化繁殖技术

下面介绍非洲大蜗牛的人工孵化繁殖法。

非洲大蜗牛又名花螺”或东风螺”。

原产于非洲东部,是我国南方习见的一种体型较大、分布较广的陆栖贝类。

饲养非洲大蜗牛出口创汇,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下面介绍非洲大蜗牛的人工孵化繁殖法:覆土孵化法 在木箱中填上10厘米厚的沙土,沙土湿度保持在30%40%,然后把蜗牛卵均匀地放在沙土上,接着覆盖一层1.5厘米厚的沙土,以后经常保持沙土湿润,在土温20℃30℃的条件下,一般715天就能孵出幼螺。

罩盆孵化法 先将蜗牛卵放在塑料窗沙上,再把窗纱移到木箱内的湿沙上,然后罩上一只搪瓷脸盆(盆内要留有空间),在气温20℃30℃的条件下,经715天便孵化出幼螺,出壳率约80%。

但要注意湿度不宜过高,盆盖也不宜盖得太严密,否则孵化率降低。

盖布孵化法 把蜗牛卵放在木箱中的沙土上,然后再覆盖23层湿布,在气温20℃30℃,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经1220天时间即能孵出幼螺。

此法观察蜗牛卵容易,刚孵化的幼螺喜吸附在湿布上,取下幼螺也容易,孵化率高,其缺点是,湿布容易破坏幼螺壳表面的粘膜层,而且湿布的水分蒸发要吸热,影响保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