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第一,气候异常。
本来现在就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加上天气异常,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全国多地迎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降雨比较多,而今年降温又比较早,天气寒冷。
降雨又降温,气候异常导致不利于蔬菜的生产,造成产量的下降。尤其是遭遇洪涝灾害后,蔬菜减产就比较厉害,供应减少,供需紧张,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浮。
也就是,天公不作美,异常的天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
第二,生产成本上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蔬菜的生产成本也在上涨,包括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都在提高,有的地方提高了30%。
因为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少农业生产资料也在涨价,尤其是化肥的价格涨得比较猛。
数据显示,上半年尿素的价格每吨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而最近都已经涨到了超过3000元。
而且人工成本也在上升,之前每人一天在100元以内,而现在超过了100元。
成本的上涨,自然也会体现到蔬菜价格里面。
第三,运输成本也在提高。
一方面,很多地方遭遇洪涝灾害,蔬菜批发商要全国各地区批发蔬菜,增加了运输的距离。
另外一方面,油价也在不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创下了新年来新高,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14连涨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和25.7%,涨幅继续扩大。
这就造成了蔬菜的运输成本也在上涨。
因此,在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影响的情况下,蔬菜就出现了超预期的涨价。
解惑丨猪肉、蔬菜都在降价,为何牛羊肉和鸡肉却在涨价?
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朋友一定都感觉到,猪肉涨了,一斤涨了好几块,蔬菜也涨得不靠谱,有点买不下手,看来这个冬天真的有点不好过了,下面带大家一起看看啥情况。
01、生猪价格反弹41%
近期的猪价走势有点诡异,中秋、国庆期间猪价猪价连连下跌,于10月5日创出年内低点5.19元/斤,之后便出现震荡上行,近日更有加速上涨的势头,截止10月24日,短短的19天时间,猪价上涨到7.34元/斤,每斤上涨2.15元,涨幅为41.4%。
10月24日,全国生猪价格又是一片大涨,其中华北地区涨幅巨大,北京、天津、山西3省市每斤猪价大涨1元,主流价7.3-8.2元/斤,河北省大涨0.9元,主流价7.0-8.2元/斤;山东省上涨0.8元,主流价7.1-8.2元/斤;广西上涨0.8元,7.8-8.0元/斤;其他省份上涨0.1-0.7元不等,虽然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7.34元/斤,但是已经有17个省市猪价突破了8.0元/斤
在猪价大涨的带动下,猪肉价格也“飞”了起来,在10月上旬之前,全国猪肉主流价格在8-12元/斤之间,部分较高地区在12-15元/斤,低的地方猪肉7-10元/斤,自从这波生猪涨价之后,猪肉价格平均上涨了3-5元,主流价格已经跃升到10-15元/之间,个别肉价高的地方出现18、19元一斤的猪肉。黑龙江绥棱本地猪肉价格由前几天的每斤7元涨到了11元,一斤涨了4块钱。
导致这波猪价、肉价上涨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一是生猪供给由于节前抛售透支,导致节后供给偏紧,有个杀猪卖肉的朋友讲现在抓猪不好抓。二是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对猪肉消费有所推动。三是猪肉消费旺季到来,对猪价、肉价构成利好。
02、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最近蔬菜价格也涨得比较厉害,据农业农村部10月22日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5.68元/公斤,比前一天上涨2.7%,其中涨幅较大的洋白菜、青椒、豆角的涨幅分别为9.6%、6.1%、5.3%。央广网报道,西兰花8元/斤,菠菜15元/斤,菲菜花高达18元一斤,比肉价还贵。
在黑龙江绥棱本地,一个18线小县城,近日蔬菜价格也是涨得不像话,旱黄瓜7元/斤,水黄瓜6元/斤,豆角7元/斤,茄子4元/斤,大葱也涨到了2元/斤。昨天有网友报料,某地菠菜价格高达24元一斤,7两多菠菜18块钱,真的有点不象话了。北京某超市蔬菜价格也涨幅较大,部分品种甚至翻倍,黄瓜7.9元/斤,油麦菜9.5元/斤
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或者转了一圈之后,只能买一些土豆、白菜、豆芽等价格相对稳定的低价蔬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呢?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四个因素:
一是季节性因素。目前正是深秋季节,蔬菜供应进入偏紧季季,目前蔬菜主要来源主要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或企业,而北方地区乡村露地栽培蔬菜已经束生产,供给上有所下降。
二是天气因素。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等一些蔬菜产区降水偏多,再加上北方地区大幅降温,雨雪较多,对蔬菜生产带来影响,给菜价带来波动。
三是运费上涨因素。一方面由于成品油价格连续大涨,多地95号汽油超过了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零号柴油已经突破7元/升,导致蔬菜运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受近期陕甘宁等地疫情影响,对蔬菜运输也有一些影响,导致局地菜价上涨。
四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2021年初以来,化肥价格大涨,柴油、农药等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上升,也推升了蔬菜价格。
03、鸡蛋价格再度破5
最后简单说一下鸡蛋价格,最近两周,蛋价又来一波震荡上涨的走势,各地鸡蛋主流批发价格已经涨到4.5-4.9元/斤,北京大洋路、广州、青岛、常德等部分地区蛋价批发价格再次来到了5元以上,各地零售价已全面突破5元大关。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督系统显示,上周(11月14日至20日),全国食用农产品价格比上一周下降0.5%。
这其中猪肉价格每公斤33.27元,下降了1.0%,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了2.2%,降至4.49元/公斤。
但牛羊肉和鸡蛋的价格却迎来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牛肉价格上涨了0.1%,羊肉价格上涨了0.4%,白条鸡价格上涨了0.4%。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猪肉和蔬菜的价格都在降,而且全国食用农产品价格整体也在下降,牛羊肉和鸡肉却在涨价呢?
猪肉降价逻辑
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国内生猪和猪肉均价持续在走下坡路。
而猪肉价格的下降早在今年7、8月份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今年上半年猪价持续下滑,养殖户亏损日益加剧,最严重时出栏一头猪要亏损500元左右,但是进入下半年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回暖,猪价开始回升,由于养殖户普遍看好后市,二次育肥猪场入局,收购160斤以上的猪进行二次育肥,这也是7月到10月我国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11月之后国内猪价“一跌不起”,养殖端压栏惜售,等待春节前行情的情绪开始松动,集团化猪场一方面想尽早完成年度出栏任务,另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加速生猪出栏,使得市场生猪供应量持续增加,生猪出栏体重也因为大肥的集中出栏而上涨,叠加中央和地方储备冻猪肉的持续投放,猪肉供应相比之前明显提升。
而需求端,因为天气原因腊肉、腊肠的制作一直没有开始,终端餐饮消费又因为受到疫情影响而低迷,加上猪肉价格处于25元左右的“高价”,猪肉整体消费低迷。
在“供增需减”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回落。
蔬菜降价逻辑
上周蔬菜均价下降了2.2%,其中降幅最大的生菜下降了7.6%,芹菜下降了6.4%,大白菜下降了6.3%。
数据来看降幅并不明显,但是市场情况远比这个要糟。
据媒体报道,去年同期批发价2元的香菜现在零售价仅需1元,上个月还卖到1元/斤的大白菜现在批发价仅0.3元,之前批发价6元左右的贝贝南瓜现在仅需3元左右。
致使蔬菜价格的下降,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1、受疫情影响,饭店、餐馆等被要求停业,使得市场蔬菜需求量下降。
2、交通运输受阻,各地蔬菜滞销,只能低价甩卖。
3、部分菜贩子强行压价,促使蔬菜价格的进一步下滑。
4、去年同期蔬菜行情偏高,种植端对今年预期乐观,叠加晴好天气增多,蔬菜产量增加明显。
5、夏季高温导致部分蔬菜种植延后,多种蔬菜集中上市,形成踩踏现象。
虽然同属上涨,但牛羊肉和鸡肉价格的涨价逻辑是不一样的。
牛羊肉的涨价逻辑
下半年生猪价格在养殖端挺价惜售,消费端回暖的帮助下持续上涨,但牛、羊价格持续低迷,一方面是因为牛、羊养殖产能偏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牛羊肉的价格偏高影响到了终端消费。
而牛、羊的养殖成本则因为饲料价格的上涨持续上涨,致使牛、羊养殖户持续亏损,使得市场牛、羊的养殖产能持续下滑。
进入11月之后,随着各地温度的下降,牛羊肉的消费需求有所好转,而且此前猪肉价格一度高达25元左右一斤,猪肉同牛羊肉的价格差收紧,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牛羊肉的需求。
而之前产能的下降导致牛羊肉供应量减少,供减需增的背景下,牛羊肉的价格就迎来了小幅上涨。
白条鸡的涨价逻辑
同牛羊价格先降后涨不同的是,下半年我国白条鸡的价格一直保持涨势,受肉鸡价格的持续上调,肉鸡养殖利润已经达到了2.15元/只,同比涨幅高达211.98%。
而促使肉鸡价格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肉鸡养殖周期短,饲料价格上涨对肉鸡价格的影响更大也更快,受近期玉米、豆粕价格波动的影响,近期肉鸡养殖成本环比上涨1.23%,饲料成本的上涨为肉鸡价格的上涨提供了高位支撑。
2、由于肉鸡养殖利润持续处于高位,鸡苗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带动肉鸡价格上行。
3、作为肉类(猪、鸡、牛、羊)中价格最便宜的那一类,其他肉类价格的上行会带动鸡肉消费需求向好,进而带动价格。
4、受疫情影响,屠宰场开工和调运节奏被打乱。
5、近期居民囤货意愿增强,经销商也有提前备货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白条鸡的价格。
接下来,蔬菜、肉类价格走势如何?
蔬菜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天蔬菜集中上市将会结束,而后续蔬菜供应将转为大棚蔬菜为主,相比较而言,大棚蔬菜的产量没有那么高,成本也更高一些,叠加可能好转的疫情,以及春节等消费利好的到来,蔬菜价格有望回升。
肉类方面。
天气转冷后,将会进入肉类需求旺季,但供应端情况的不同,还是会导致各种肉类价格走势的分化。
1、猪肉会因为大肥、标猪和小标猪的集中上市,供应量处于高位而持续回落。
2、鸡肉会因为11月毛鸡补栏量不多,出栏量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加上消费需求的助推,价格将会持续维持高位,甚至有机构认为,2023年的鸡肉价格依然会长时间处于高位。
3、牛羊肉方面,考虑到冬季是牛羊肉的需求旺季,以及牛羊产能在此前的下滑,虽然其价格会因为猪肉价格下降的带动而下降,但降幅相对有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