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各国囤粮”结果是什么?

“各国囤粮”结果是农产品贸易收紧互相传染,产生传导效应,需求小麦的国家得不到小麦,加剧农产品市场整体恐慌,触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粮食留在国内。

“各国囤粮”结果是什么?

与工业品贸易相比,全球农产品自由贸易程度并不高,这场危机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各国寻求自保,产生恶性循环。

面对正在逼近的粮食风暴,瑟瑟发抖的不仅仅只有进口国,就连传统的粮食出口国都开始勒紧口袋,先保住国内口粮。在俄乌冲突之下,全球食用油市场都被大肆搅动。

黑海地区原本作为全球粮食篮子,在葵花籽植物油出口方面的全球占比高达78%。然而在冲突爆发之后,物流的中断让农产品难以运输,高昂的附加保险费让船主望而却步。

除了印尼下达禁令之外,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主要食用油出口也已经提高了食用油的出口税。与此同时,摩尔多瓦、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已禁止部分粮食出口。

国内粮食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农业是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1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基础稳。粮食已经连续18年丰收。2007-2009年,产量是1万亿斤以上,2010-2011年是1.1万亿斤以上,2012-2014年是1.2万亿以上,2015年以来,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保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供应。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家底厚。目前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小麦库存可以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企业商品库存增加也比较多,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同比增长50%以上。

以上内容参考 青年创业网-“各国囤粮”结果是什么 2022国内粮食市场规模现状

粮食安全产量一直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独立有关的重大战略问题,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良好态势,为改革,发展和总体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出现了,粮食生产逐渐恢复,但持续稳定增长,困难在增加,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大豆,棉花进口量逐年增加,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中部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良好的水和热条件,是历史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工业城镇的建设,大量耕地被占用,导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保证国家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和热条件良好,是历史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工业城镇的建设,大量耕地被占用,导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该国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