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农村行政案例分析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2005年12月29日以高票通过一个正文只有94字的决定,现行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存在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彻底成为历史。 农业税条例实施已近50年,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取消农业税是必要的。
材料二:来之不易的税费改革成果能否巩固,换句话说,这项改革能否真正跳出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发现的农业赋税减而复涨且越涨越高的“黄宗羲定律”的陷阱,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广为关注的焦点。完成了税费改革,不搞好相关的农村综合改革,取消农业税这一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是难以巩固的。因为,目前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导致农民负担反弹的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依然存在,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相当繁重,这也就是说,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必须及时推进配套的农村综合改革。
(1),结合述材料一,简要分析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重大意义。
(2),取消农业税以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化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材料三:地处偏僻的村子自行设定乡规民约,规定出嫁的女性、升学迁出户口的大学生和嫁到本地的女性都不享受土地分红和拆迁补偿,这一做法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侵害了村民的哪些权益?”
材料四:甲乙两村积怨很深,一日,甲村某学生与乙村某学生,放学后因发生口角导致两人大打出手,甲村学生受伤,其回家后,甲村学生父母召集20多人欲到乙村报复。当时甲村领导外出开会,假设你是甲村村主任助理,你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五: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因台风稻子被刮倒,给农民造成损失。这位村官看到村里树木资源丰富提出了开发木材加工产业的方案,并成功开办了企业,问对此有何认识和体会,谈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挥自己的作用应具备哪些素质?
材料五:1、中共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某部长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七个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经营制度……)即国家针对三农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
3、国家***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能起到什么作用?
2、如果家人对你到农村任职不太接受,给家人写封信,说服家人打消疑虑,并且谈一下今后在工作中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待得牢”。
农村社区化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向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把公共服务送到农民手中,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村庄数量庞大、位置分散,以自然村为单位实施公共服务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各级政府财力不充足,在原有体制框架下运作,让有限的政府财力、人员和公共服务资源,直接延伸进入每一个村庄很不现实。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拿出新的举措。诸城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的原则,把全市的1257个村庄规划为208个社区,把政府各种公共服务项目集中到社区平台上,为2公里半径内的村庄和农民提供服务。这种做法,既不影响原有的乡村组织结构,又使分散的村庄相对集中了起来,还优化配置了公共服务资源,真正使公共服务延伸进入了农村。他们的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化非常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是改进和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选择。
农村社区化对整体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显著作用。诸城推进农村社区化以来,农村更加稳定了,农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既是尊重农民,更是组织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在社区共建共享过程中,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等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农村社区化也是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有了社区这个平台,各项公共服务职能“众流归一”,干部离群众更近了,服务效果更好了,群众更满意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农村社区化也为村级组织“减”了“负”,使之腾出更多精力抓发展,有助于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此外,农村社区化还引发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向中心村聚集的连锁反应,繁荣了农村社区经济,农村传统生产生活形态也因此发生改变,新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可以说,农村社区化着眼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推动农村由经济建设单项突破,转入了“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新轨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3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