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三农基本盘多地谋划粮食生产
守好三农基本盘多地谋划粮食生产
央视网消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本盘,首先要抓好“头等大事”,国家粮食安全就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如何实现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抓出成效。眼下,多地正抓早、抓实谋划粮食生产。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开春以来,各地高标准农田改造施工现场热气腾腾。
长江水稻主产区湖北夷陵、四川剑阁、江西南昌,小散田和巴掌田正在变:小变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
江西南昌县三江镇竹山村党总支书记 曾长平:田边有灌溉渠,有三到四米宽的机耕道,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机械化设备可以进到大田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和南方主产区火热的施工现场相比,黄淮海小麦主产区河北邢台、陕西宝鸡、河南荥阳的麦田,正经历立春后的第一次大范围低温考验。
在河南农业大学这块示范田里,刚返青的赛德麦8号、稷麦336等新麦种,抗寒性和耐旱性表现让专家更踏实了。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永华:一二类苗占到九成,越冬抗寒性特别好,已经达到了冬天壮苗的标准,是近五年来最好的苗情。
今年全国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各地正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补上灌溉排水、地力提升等短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农业农村部将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力争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明显提升,其中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胡冰川:在玉米的抗虫、耐旱等性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未来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增产的未来空间都能被充分发挥出来,确保粮食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
靠前监督护航“三农”发展
广西“三农”工作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着力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从全区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正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持续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完成农业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各市必须在指定时间前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村屯,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此将进行跟踪督促。
抢抓农时,加快早稻插秧进度,坚决完成国家下达我区的大豆播种面积任务。
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分村包片,指导落实好稳产增产具体措施。部分稳粮扶粮补贴资金已经下达,各地须加快发放进度,用好用足资金激励政策,做到专款专用。我区农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1%的目标任务,其中严格管控类耕地要全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着力稳定生猪生产。各有关部门正合力应对,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有关市县将加快支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等,帮助企业和养殖户渡过难关。
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加快筛选形成一批设施农业重点项目“白名单”,推送给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
加快恢复家禽生产。各地正抢抓有利时机,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加大禽苗投放,发挥三黄鸡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家禽屠宰加工,为一产增长作出贡献。
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围绕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海洋牧场等,推动渔业产业提质增效。
统筹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调减非优势区过剩产能,统筹抓好黄龙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力争水果产量达到3389万吨以上,增长10%,持续打造全国“果盘子”。
抓紧出台支持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茶叶展销和推介,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生产一线服务,强化良种供应和农机作业保障,全力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持续端稳全国“糖罐子”。
靠前监督护航“三农”发展
为确保党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乔利乡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落实落地,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纪委将“三农”工作作为监督重点,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强化监督问效,护航“三农”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精准监督,抓好源头管理。镇纪委认真摸清各村(社区)耕地基数、产业种类、种子、农药、农械储备及采购情况,明确重点及薄弱环节,有的放矢进行精准监督。通过联合乡农林水利站,以种子、化肥为监督检查重点,严查政府发放惠农种子、农药流入市场售卖等违纪违法行为;采取“拉网式”排查乡农资销售门店,严打销售假劣产品和违规农药,从源头保障农耕安全。同时,走入“田间地头”,与种粮、蔗农、药材等养殖“大户”进行零距离沟通,了解农民春耕备耕难点,与相关部门沟通,提供技术、农资、惠农政策支持逐项打通农民农耕“最后一公里”,全力维护好群众“粮袋子”,保障粮食大丰收。
强化日常监督,紧盯主责主业。紧盯乱占耕地、耕地地力补贴发放等问题,成立2个督查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插现场,通过实地查看乱占耕地建房复耕复绿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核查耕地面积、查阅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台账、农户申报材料等资料,确保每一寸耕地都恢复原样,每一笔补贴都实实在在地发放到位。同时,积极运用联动监督机制,通过日常巡查、测绘核验、现场调查取证等方式全面摸底调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全力推进退桉还耕。督促相关部门定期通报整治进度,要求各村(社区)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该乡前共清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土地1050余亩。同时,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坚决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强化综合监督,提升协同效能。聚焦各村(社区)“三资”中公开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综合运用调研座谈、实地走访、入户访察、查阅台账等方式,对“三资”监管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持续加强对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农林水利站等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统筹保障职责,做好耕地保护、农耕物资供应、价格稳定、技术指导服务以及农资物品质量监管、涉农补贴发放等保障工作,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推进农业项目,全力支持“三农”重点领域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3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