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河西镇的经

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发达,尤其是手工副业,逐步形成一个以玛钢、轴承、水泥、农机配件等为骨干,铁杂农具、白铁皮制品、石材石雕、酿酒、农特产品等“一村一品”产业结构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2002年底,境内镇办、村办、私营及引进各类行业1143家,完成现价总产值61209万元,从业人员6528人。农业以粮食、烤烟、蔬菜、畜牧为重点,形成 粮食高产稳产,烤烟优质、优作,蔬菜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养殖专业村,花、果、林、油料、渔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第一、二产业的带动下,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商饮、服务、交通运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2002年全镇实现经济总收入58067万元,人均总收入123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7557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19%,农村工业产值占60.8%,建筑业占0.4%,交通运输业占13.8%,商饮业占4.7%;实现财政总收入79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9.83万元。

河西镇的经

该镇大力进行了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落实, 粮食、油料生产样板,稳产高产,进行集团联产承包。特别是近年来着重实施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努力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和复种指数,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加快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了粮食、烤烟、蔬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花、果、林、油料、渔业协调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格局。出现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逐步走上了“一村一品”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粮食生产坚持“良种良法为主,其他措施为辅”的严则,在稳定粮食单产的基础上,播种总面积、总产量逐年下调,引进示范推广先进成果项目和优良品种;烤烟生产以“稳定种植面积,优质优作,增加经济效益”为指导,发展了名特新优蔬菜产业。2002年,优质粮作品种达98%,优质烟种植面积12670亩,优质主料烟中上等比例77.9%,产值1875万元,占农业总产的18.5%,蔬菜种植面积10724亩,以萝卜为主的蔬菜生产得到全面提升,出现了以上片萝卜为主,下片豆类和叶菜为主的区域产业化。上片的清水河、汉邑、东渠(今大回)、曲陀关等村成为了萝卜丝(条)生产加工重要基地。而且产销一条龙,形成以汉邑为中心的萝卜丝专业集散市场,产品进入国 际市场,年创产值3340多万元,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市的萝卜种植(曲陀关村还发展了高产玉米,产量从1988年的单产280公斤上升到2002年的787公斤,为云南省前列,面积达2500亩)。以寸村为龙头的蔬菜新品种实验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和琉璃河片区农业综合农艺措施项目成效显著。2002年,全镇孢子甘蓝、食荚小豌豆、日本南瓜、西兰花等名特优新品种种植达到了总面积的92%,粮经种植比例为4.6:5.4,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216元。

畜牧方面,甸高村的酿酒育肥猪专业村,解家营,石山嘴、代文、甸心等村的仔猪养殖,清水河、大湾、曲陀关的牛羊以及改水沟的土鸡和牛羊养殖渐成规模。2002年,全年畜牧不变价总产值2222万元,比1990年的864.57万元增162%,占农业总产的49.7%,成了该镇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另外,该镇的花卉、林果、水产业也在进一步发展中,农副产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第二产业蓬勃兴起,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一批专业村。出现了如解家营、石山嘴的石材石雕,罗吉的炊具、五金,小回村的白铁皮制品,石山咀的匠作工具,甸高村的酿酒等效应明显的专业村。全镇共有乡镇企业1143个,从业人员6528人,其中个私企业1142个,实现营业收入63913万元,占乡镇企业收入的98.9%,完成现价总产值60474万元,占98.8%,实现利税总额3330万元,个私企业的快速发展,使非公经济成为该镇经济新的亮点。

第三产业重点抓了以市场建设为龙头,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及创造优良环境,并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对镇容村貌进行了改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重点,强化市场管理及服务,大力发展了个体私营经济,形成了以镇集贸市场为中心,南门到北门商业一条街,各种商业购销点遍及各村,以距镇政府15公里的汉邑为中心的老通玉公路一带还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罗卜丝(条)分拣、加工、营销的专业市场。2002年,全镇共有商饮服务等各类服务网点1724个,从业人员2536人,年创产值798.4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9 %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3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