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随想曲的乐曲赏析
《洪湖主题随想曲》根据歌剧中唱词的叙事经过,将主人公的故事一步一步呈现出来。在引子后面,二胡音乐展现出的是第一个主题:韩英在敌人的监狱里面对母亲“深情话别”,“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心上。”深情委婉的旋律唱出了韩英母女在生死别离的时候内心的依依不舍。可是怕让母亲伤心,也怕挫败自己在敌人面前的锐气,韩英强忍着内心的伤痛不让眼泪流出来,这个画面、这份柔和细腻的情感是女性所有的。《洪湖主题随想曲》通过二胡的各种滑音、揉弦、利用它近似人声的音色、运弓的力度等,将韩英在剧中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剧中韩英是抱着必死之心与母亲告别的,“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说。”此时韩英的内心是纠结的,临死之前有很多的话想对母亲说,可是怕母亲难过,她又不能说。第八小节对应的唱词“满腹的话儿”在休止了两拍半以后才接上下一句,韩英这种“欲言又止”的纠结心理在二胡音乐的切分音节奏上和休止上得以体现。满腹的话想说又没说,最后变成对娘亲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娘啊!”二胡通过缠绵的运弓、慢速的呼吸、夸张的揉弦和 滑音将这份深情“呼唤”出来。接下来,是韩英对过去生活的 回忆。“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在唱这一句的时候,韩英 的内心有着无尽的辛酸和痛苦,此处,二胡运弓的速度慢、使 用的弓段短、运弓力度也稍轻,这样奏出来的声音显得遥远, 这遥远的音色就把“回忆性”的场面描写得很到位。随即这个乐段的情绪从辛酸转化为愤怒:“彭霸天,丧天良,霸走田地,抢占茅房, 把我的爹娘赶到那洪湖上..”韩英积 压在内心的仇恨一时涌上心头,此时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力度也由弱变强了。二胡运用急促的运弓刚健有力的音色将这份 “愤怒”迸发出来。唱到爹爹丧命这一情景时,韩英是咬牙切 齿的,内心无比的恨意,二胡也通过四个十六分音符的重音把这 “咬牙切齿的恨”表现了出来。随后音乐速度慢了下来,又回 到了悲痛又无奈的心情。在这里,二胡运用颤弓的形式模仿人的哭泣声,很好的表达了韩英悲痛的内心。从49小节开始,出 现了几个连续的切分音节奏,这里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二胡通 过大幅度的运弓和重音斩钉截铁地将主人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 概表现出来。接下来是快板部分,歌剧中“自从来了***, 洪湖的人们见了太阳”韩英的心情如雨过天晴,想到了***,她看到了希望,在唱这一段的时候,她是满怀欣喜满怀希 望的,内心非常激动。二胡利用宽快弓奏出了韩英这份激动和 她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接着是一个歌唱性的乐段,这一段 描写的是主任公韩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此时她的内心是热情 的,她坚信“不久就会大天亮。”二胡运用它潇洒自如的运弓 通过演奏者均匀的呼吸,将这份信念和热情推到极致。乐曲的尾声是一个华彩性乐段, “儿要看天下劳苦的人们都解放”此 处,音乐激昂,字字有力,体现了韩英宁愿用自己生命换取革 命胜利的崇高品质。为加强音乐的戏剧性,二胡多处采用由弱 到强的处理。结束句上的“2”用强有力的音头带出来,并且逐 渐加快,在“4”上稍作停顿,然后用密集的颤弓在豪迈的情绪 中结束此曲。尾声将一位心系群众的伟大女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哦
韩英人物原型为贺龙元帅的姐姐贺英。
也有说建国后担任监察部部长、内务部长的钱瑛是韩英的原型之一。
贺英生平事迹感人,她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练得一手好枪法,平常手提双枪,可左右开弓。
曾跟随弟弟贺龙参加北伐战争,受到贺龙的很大影响,决心投身革命。
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她就先回家乡与地主武装周旋在桑植、鹤峰边境地区。
1928年,桑植起义时,她把所有的人马都交给贺龙,这些人员成了红四军成立之初的主干力量。
1933年,被叛徒出卖,她在掩护红军家属和伤病员突围的战斗中牺牲。
当时她只有47岁。
钱瑛(1903—1973) 女,汉族。
1903年5月生,湖北咸宁县马桥镇人。
曾用名彭友姑、陈萍。
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转为中国 *** 党员。
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高中文化。
1923年入湖北省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
1927年7月起任江西省九江市总工会组织干事,后任 *** 广东省委宣传部干事。
1928年在上海任全国总工会秘书兼交通。
1929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及列宁学校学习。
1931年回国后被派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参加洪湖根据地和潜江县委的领导工作,建立一支红军游击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