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如何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观念先行,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必须要有适合时代发展同步的观念。要真创建不是为了政府任务忽悠上级的假创建。

如何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因地制宜,熟悉所在地的优势特长,巧妙地运用地方文化、旅游、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等工具,合理搭配做创建。

三、奉献精神,不要指望挣快钱,农业是漫长的等待和守候的产业。相比做金融,资金运作速度是万分之一毫不为过。把青春年华用到农业上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

四、巨额资金,现代农业是需要靠高科技和生产效率立足的,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就说明你自不量力,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五、基础建设,没有好的基础建设,豆腐能变成肉价。水电路网四通是必须滴,还要方便。

六、人脉资源,不但要搞定地方政府,还要搞定当地老百姓。

七、保护环境,必须合法经营,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八、长命百岁,坚持到你成功了,可能你已经很老了,所以你一定要活到你能看到自己打造的美景形成的那一天。

0920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是国家发改委系统牵头实施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继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工作以来针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另一具体方案。

发改委牵头的七个部委,今年8月份发布发改农经_2017_1451号《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知要求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区域特色要求,创建300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通知要求结合各地区实际,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六种类型,有针对性地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六种类型各有特色,申报的时候要求能够主题明确,措施得当,不过也还是需要能够兼具有产业融合的类型方式。

同时,规划要求为统筹整合资源,强化示范效应,已认定或正在创建的农业科技园等园区,符合条件的,也可申请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在申请的密度及数量方面,也在创建方面为提高示范园创建的多样性,确保多出经验,避免类型过于单一或雷同,各省要尽可能选择不同类型进行试点示范,每种类型最多选择1个。

1、创建示范园能够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推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种形式,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等实际,探索并总结一批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努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创建示范园能够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

探索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在农村产业融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农产品直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供销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以及营销设施,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3、创建示范园能够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一体化经营组织联盟。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入股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

4、创建示范园能够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约束。

需要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投融资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和运营。

需要鼓励金融机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信贷支持。挖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潜力,探索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优化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问题没有明确指出哪些产业的融合,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回答,我在这里提供一幅脑图,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服务

产业融合的方向。

2017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我们的解读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件事,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

必要性

我国农业技术、管理和物资装备水平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解决“三农难题完全具备条件。当前的问题在于涉及面太大,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城市居民收入的1/3左右,很难有能力改善现代技术管理装备。而政府又不能包办,导致再好的现代化技术、信息化管理都无法推广开来,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不上去。

如果农村没有新的产业,农民只有往城市里跑,甚至很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也都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所以,关键是三产要融合发展,建立新的大农业产业,而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农民增收问题。三产融合,让农民得到第二、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便有了改善技术、管理和装备的资本。

对策措施

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解决从村到乡镇物流配送的“最初一公里问题。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三产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农业增收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让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居主体地位,分得更多的利益,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关键。

在当前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对于创新创业以及农民农业增收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目前80%以上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涉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上。

未来将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1年建成300个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的示范园。

继续一句话作答:结合当地小生态循环经济,推动链条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整合,如果是巨无霸就规模作业,反哺延伸周边乡镇。

根据近日出台的《 泉州市 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到2022年底,泉州将实现4个以上快递品牌入驻的建制村数量占比达到60%以上;到2025年前,泉州将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以及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全覆盖。

 泉州将充分发挥?邮快合作?进村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在石狮、晋江、南安等有条件的沿海地区持续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效,在实现多品牌进村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引导企业通过?抱团?合作、驻村设点等方式实现进村服务。发挥快递企业区域总部在泉优势,对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等5家快递品牌的下属加盟企业在 安溪县 、 永春县 、 德化县 通过?邮快合作?的方式实现快递服务进村的,经确认,由该品牌总部给予每件快件0.3元额外的派费补助。

 加大邮政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县级中心、乡镇中心、村级站点等三级节点,到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对于邮政企业购置新能源汽车用于农村投递的给予购置税等方面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邮政企业新开设的农村自办邮路给予资金补助。统筹推进农村邮政便民综合服务站建设,切实提高农村通邮服务水平等。

 支持建设和改造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村级寄递 物流综合服务站等农村寄递基础设施,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邻里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农家书屋、益农信息社、农村供销社、新型乡村便利店等村内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提供农产品寄递、邮件快件代投等便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县乡村布设智能信包(快件)箱。

 今年9月底前,泉州要在全市建设1个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支持各地统筹使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专项资金给予补助。鼓励各地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交邮合作?交快合作?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等。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农村客运、城乡公交经营者开展合作,依托农村客运车辆、城乡公交车辆开展代送已安检邮件快件包裹和农产品物资等服务。

 鼓励支持寄递物流企业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提升农产品保鲜运输技能,持续优化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示范作用,围绕茶叶、果蔬、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培育推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一县一品?项目。

 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供销社、电商物流企业、冷链运输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建设预冷保鲜、分级分拣、包装加工等基础设施,试点共建共享共用。加快发展冷链寄递服务,推广冷链循环快递箱。引导和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加大冷链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购置、改造升级冷藏车辆,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2025年前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