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为什么冬季蔬菜比夏季贵很多?

究其原因,是个别品种农产品滞销关乎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等因素,暂时生产过剩。仅过了半年时间,同一种菜品价格竟有如此大的变化,虽是区域性个例,但依然值得人思考。

为什么冬季蔬菜比夏季贵很多?

当前的“菜比肉贵”,原因之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应短暂性不畅。不良天气对菜价的影响有短暂的滞后性。由于前期连续阴雨,很多主产地发生涝灾,导致产量缩减,采摘不便、运输成本增高,终端价格普涨。

季节天气影响: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不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高度市场化,价格波动频繁,以天计并不夸张。与生猪、肉鸡等规模养殖业相比,蔬菜生产易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因短暂的供应减少造成价格上涨并不奇怪。

蔬菜价格在每年进入9、10月份开始上涨,主要是天气转凉,蔬菜生长性下降,但部分秋季产蔬菜不受影响。3、4月份开始回落,主要是因为南方蔬菜和部分北方温室蔬菜逐渐上市,价格逐渐回落。

处于蔬菜市场“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以及结束,而秋冬蔬菜上市的量比较少。加上今年很多地方的降温比较快、雨水也多,大型蔬菜产地蔬菜生长长势缓慢甚至部分产区减产,供应量少了,需求量大,价格肯定会跟着上涨。

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

其它方面,种子、化肥、等成本太高,导致成本也提高了,运输方面,汽油和柴油等价格的上涨,也让蔬菜运输成本提升,种种因素影响下,蔬菜价格想不上涨都难。

为什么今年蔬菜价格涨得这么快?

最近,我国多地蔬菜价格上涨,具体是什么情况?香菜、菠菜、花菜、白菜等蔬菜价格上涨很猛,有的蔬菜价格已涨过肉类,人们都直呼吃不起了,那蔬菜价格大涨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一、蔬菜价格大涨原因具体是什么?

1.蔬菜价格大涨原因一:产量受损

全国各地因天气干旱或水灾的影响,使得蔬菜的产量严重下降,间接的就造成多地蔬菜价格纷纷上涨。

2.蔬菜价格大涨原因二:供应地区受不同程度的低温影响

在去年秋菜的生长关键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且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不少,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导致各种蔬菜生长缓慢,届时蔬菜的采收期延长,从而使得蔬菜价格上涨。比如像西红柿、有机花菜、香菜等蔬菜供应紧张,就使得价格大幅上涨。

3.蔬菜价格大涨原因三:运输成本增高

由于近期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增加,而运输蔬菜的方式大多是靠大型货车运行的,这样一来所消耗的油费上涨了不少,届时运输成本增高,从而蔬菜的价格也跟着上涨。

4.蔬菜价格大涨原因四:2022年疫情的影响。

2022年整年疫情直接影响到我国蔬菜产量,截止到2023年,届时就会出现节前效应,蔬菜的需求量会逐步上升,但由于目前蔬菜供应量低,因此价格就会上涨。

二、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因素一: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蔬菜的价格,因为在农业生产上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的,尤其是春秋季的蔬菜,多数都是露天种植,若是有极端天气出现,就会使蔬菜品质下降、减产,严重的会出现绝收情况,从而就间接的影响了蔬菜价格。

因素二:消费导向

虽说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对食物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每天所需的菜大多都是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生鲜蔬菜很受大众喜爱,因此人们的消费主要是蔬菜,自然蔬菜的价格就会上涨。

总之,蔬菜价格大涨原因具体是产量受损、低温天气及运输成本高造成的,而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及消费导向,因此今年的菜价就上涨了许多。

一是天气的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带来的蔬菜减产。今年我国各地极端天气频发,在九、十月份,北方地区持续降温和降雨,对蔬菜生产产生了明显影响。尤其是一些蔬菜生产大省如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山西等地,都遭遇了极端天气的侵袭,菜地被淹没后需要补种,而补种是需要时间的。在补种期间蔬菜主要由大棚蔬菜来供应,但由于低温,大棚蔬菜产量也受到了影响。这导致很多绿叶类蔬菜上市的时间延后,出现了供需失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二是运输费用上涨。我国蔬菜供应的格局是产集销分,目前我国四分之三的蔬菜生产集中在蔬菜年产量2000万吨的12个省份,蔬菜供应在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影响的同时,也意味着蔬菜的运输半径很大。而今年以来,运输成本在不断上升,而且在蔬菜的运输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敏感的变量是柴油价格,因为都是大货车,要烧柴油,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年内我国对油价上调了14次,今年5月份,柴油的价格为每吨6600元,而到本月柴油价格已接近7600元,涨幅15%,这就意味着运输方面油价推升成本的压力很难消化,势必会传导到蔬菜运输上。

三是生产成本的增加。今年以来,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大幅涨价,导致农资产品如化肥、种子、棚膜、地膜、包装纸箱等,也都出现了大幅上涨,这导致种植成本提升三成左右,如果目前这种状况持续,种植户只能继续通过调高农产品价格来转嫁成本。

四是各国央行对货币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在后疫情时代,以美国为首的欧美、日韩等国家,对货币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包括供应链的短缺等等,本身导致这些地区的食品价格在飙升的同时,也会传导到国内。

因此,近期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是季节天气因素叠加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经济形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蔬菜价格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

目前极端天气已经过去,而且很多受灾的蔬菜主产区都在努力补种蔬菜,因此,供需矛盾再过一小段时间之后就会明显缓解。

一是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蔬菜供给保障能力很强。我国的蔬菜产量,已经连续10连增,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亿亩,目前蔬菜年产量为7亿吨,人均年蔬菜水果的消费量超过500公斤,稳居世界第一名。同时,目前在田的蔬菜规模是1亿亩,同比去年是略有增加的,所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蔬菜供应能力,包括蔬菜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应对蔬菜短期波动、保供的能力是经受得住考验的。

二是这次涨幅较大的为叶菜类蔬菜。进入11月份后,随着南方地区广东、海南、云南等蔬菜产区的叶菜大量上市,预计在20天左右这些蔬菜价格就会有明显降幅,而北方大棚蔬菜也会陆续上市,这都会给市场供给形成有利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三是蔬菜的替代性很强,可选择性也比较多。而这次根茎类蔬菜如土豆、洋葱等涨幅并不大,同时国家会投放耐贮存的储备蔬菜来调节蔬菜供应的结构性失衡。

四是推升蔬菜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正在缓解。随着国家对农资产品管控政策的陆续出台,比如对农药化肥相关行业的调控等,使得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现象在减少,所以总体来说推升成本上升压力将通过政策红利的释放逐步在缓解。

五是农民的种植意愿在提高。随着蔬菜价格的上涨,很多菜农愿意扩大种植面积,因为这样可以短期内获利更多。

蔬菜价格会有所回落,但不意味着会回到一个很低的价格区间,除了通胀因素外,在供求衔接过程中某些品种存在短期内的结构差异,所以,受灾蔬菜品种的价格今年还会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