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尼罗河
尼罗河,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长6695公里,其流域面积仅次于南美的亚马孙河,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两个河流系统。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来自乌干达高山上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和来自衣索比亚的青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注入地中海。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这时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原来田野的土层上积上一层厚厚的淤泥。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 小麦 水稻 椰枣等农作物。尼罗河哺育著沿河的居民,沙漠地区形成了一道「绿色走廊」。古埃及人在这里创造出高度的文明。 现在,埃及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尼罗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首都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的顶端,人口1500万(1998年),是 *** 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港口,也是非洲最大的港口。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亚斯文兴建了一座110米的亚斯文水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纳赛尔水库,得到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利益。大坝的建成虽然防止了下游的洪水泛滥,但是尼罗河携带至下游和入海的泥沙大大减少,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受海浪侵蚀不断向后退缩。埃及 *** 已采取措施,防止三角洲被地中海吞没。 长期以来,尼罗河的长度估计为6
695公里,发源自维多利亚湖,但2006年4月2日,一个由英国及纽西兰人所组成探险队宣布,他们从维多利亚湖再向上溯源,最后发现一个位于乌干达的源头,长度约增加100多公里。 埃及亚斯文附近的尼罗河
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在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地。叫青尼罗河。尼罗河全长680公里
埃及首都开罗有哪些景点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以南,非洲东部的高原之上,弯弯曲曲,浩浩荡荡,由南向北奔腾而去。尼罗河贯穿非洲东北部,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流入地中海。全长674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是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1/10。
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2621米的热带中非山区,叫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庞大的湖区,穿过乌干达的丛林,经苏丹北上。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在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地。叫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全长680公里,它穿过塔纳湖,然后急转直下,形成一泻千里的水流,这就是非洲著名的第二大瀑布--梯斯塞特瀑布。呼啸的青尼罗河冲入苏丹平原后与平静的白尼罗河相会,才是大家所熟悉的尼罗河。
早在6000多年以前,埃及人的祖先就在尼罗河两啊岸繁衍生息。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沿岸就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70多座,犹如一篇篇浩繁的“史书”,在这里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奥秘。6700多公里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为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尼罗河有很长的河段流经沙漠,河水水量在那里只有损失而无补给。由于河流的上源为热带多雨区域,那里有巨大的流量,虽然在沙漠沿途因蒸发、渗漏而失去大量径流,尼罗河仍然能维持一条长年流水的河道。像尼罗河这种不是由当地的径流汇聚而成,只是单纯流过的河,称为客河。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这些“客河”的形成没有积极的作用,只有消极的影响。
左图中经纬线交汇点附近是开罗。
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尼罗河最上游是卡盖拉河,它源于东非高原布隆迪境内,下游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经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加湖,出湖后名维多利亚尼罗河,又经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伯特湖。湖水自北端流出,名阿伯特尼罗河。自尼木累以下名白尼罗河。白尼罗河顺东非高原侧坡北流,河谷深狭,多急滩瀑布。自博尔向北,白尼罗河流入平浅的沼泽盆地,水流缓慢,河中繁生大量以纸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白尼罗河向北流出盆地后,先后会合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以下再无支流。白尼罗河两岸平坦,偶有基岩出露。白、青两尼罗河合流处的周围是吉齐拉平原。合流点以下的河段名尼罗河。尼罗河在喀士穆以北流经沉积岩区。河谷是平底的浅峡谷。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谷地宽仅201米,由此至阿斯旺一段的河谷都很狭窄。阿斯旺以下,河谷展宽,至纳贾哈马迪一带约16公里。河道傍近东岸,河谷平原多在河西。喀士穆至阿斯旺之间有6处瀑布,它们都是由于组成河谷东侧高原的基底结晶岩西延至谷中而造成的。两岸谷壁不对称,东壁高陡,西壁低缓。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又稳定。但在流出高原,进入盆地后,由于地势极其平坦,水流异常缓慢,水中繁生的植物也延滞了水流前进,在低纬干燥地区的阳光照射下蒸发强烈,从而损耗了巨额水量,能流到下游的水很少。白尼罗河在与青尼罗河会合处的年平均流量为每秒890立方米,大约是青尼罗河的一半。尼罗河下游 水量主要来自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其中以青尼罗河为最重要。索巴特河是白尼罗河支流,它于5月开始涨水,最高水位出现在11月,此时索巴特河水位高于白尼罗河,顶托后者而使其倒灌,从而加强了白尼罗河上游水量的蒸发。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上游处于热带山地多雨区,水源丰富。由于降水有强烈鲜明的季节性,河水流量的年内变化很大。春季水量有限,6月开始涨水,接着即迅猛持续上涨,至9月初达到高峰。在此期间,它也会使白尼罗河形成倒灌。11月至12月水位下落,以后即是枯水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不及每秒100立方米,约为洪水期最大流量的六十分之一。阿特巴拉河也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位置偏北,雨量更为集中,加上其流域面积小,所以流量变化更大。冬季断流,河床成为一连串小湖泊。
尼罗河干流的洪水于6月到喀士穆,9月达到最高水位。开罗于10月出现最大洪峰。总计尼罗河的全部水量有60%来自青尼罗河,32%来自白尼罗河,8%来自阿特巴拉河。洪水期青尼罗河占68%,阿特巴拉河占22%,白尼罗河占10%;枯水期白尼罗河占83%,青尼罗河占17%。
尼罗河流域分为七个大区: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英国探险家约翰·亨宁·斯皮克1862年7月28日发现了尼罗河在维多利亚湖的“源头”,当时计算河流全长为5588公里,后发现最远的源头是布隆迪东非湖区中的卡盖拉河的发源地。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左边为尼罗河的卫星。图左上绿色扇形部分是尼罗河三角洲,中部大片长条状深蓝色部分是红海,红海左侧蜿蜒曲折的线条就是尼罗河。图中河流中上部有一段不规则宽阔处为纳赛尔水库,著名的阿斯旺水坝就在那里。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开罗概述开罗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也是西亚北非的文化中心。在西方城市中心之外有三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蒂玛城,它包含了开罗的大部分历史遗迹,如Shi Birs I清真寺和撒丁堡。在老城区和尼罗河之间,有三个商业住宅区:伊斯梅利亚、卡斯安纳尔和花园城。安尼尔桥被称为开罗之窗。
交通主干线科尼克街与尼罗河平行,电视大楼、教堂、市政大楼、餐厅在两边高高耸立。古城区和尼罗河之间的过渡区,建于19世纪,包括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阿布扎比皇宫博物馆。沿着首都圈的东边缘有一大片陵墓区,被称为死亡之城。由于形成时期不同,其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在最古老的地区,有2 ~ 4层砖灰木结构;受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19世纪建造的地区多为装饰华丽的欧式石建筑,其中以前的卡奇尼宫最为著名。而且中国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层住宅,也有带花园的低层别墅。
有金字塔和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城市的西南方;在东北,有一座尖塔作为赫利奥波利斯(柏拉图从事研究的地方)的象征;尼罗河西岸新建的优雅的希尔顿酒店引人注目。普通学校和技校成千上万。位于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设施齐全。此外还有阿兹哈尔大学、艾因查姆斯大学、美利坚大学、赫勒万大学。孟斐斯遗址以西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坐落在贫瘠而黄沙遍布的叶萍上。这些古埃及皇帝的石墓气势宏伟,向游客展示了过去墓主人的尊严。
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一侧,有埃及博物馆,馆藏超过10万件,在介绍埃及文化,尤其是法老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进了大门,看到的大多是石头: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这是一本埃及的历史书,也是一部《石头记》。离这个博物馆不远的地方,坐落着尼罗河中的一个岛屿凯洛塔,高度187米。登上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可以将整个城市尽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顶,鳞次栉比的高楼,气势非凡的纵横交错的高架公路,白帆飘动如玉带的大河,荡漾入海,彻夜不眠。
市内有苏丹哈桑清真寺、阿兹哈尔清真寺、萨拉丁城堡、阿贝丁宫等古老的伊斯兰建筑瑰宝,还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礼塔使开罗享有千塔之城的美誉。宏伟壮观的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是中埃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交通:有驾照的自助游游客到达埃及后,不妨从当地租车公司租车观光。房租不贵,汽油也很便宜。巴迪公司、欧洲汽车公司、Avis公司、中介租车公司等。我已经安排好开罗机场的工作人员。对于租车的游客来说,购买保险是必要的。
开罗的交通比较混乱,一些道路上挤满了卡车、驴车和骆驼。小心不要误驶入单行道。金字塔是一种建筑,通常用于坟墓或祭祀。因为它看起来像中国的汉字金,所以被称为金字塔。其实和金没什么关系。金字塔泛指埃及的金字塔。其他著名的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埃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社会帝王的金字塔形陵墓。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多,分布广。开罗和尼罗河西部的古城孟菲斯的区域最为集中。在埃及总共发现了96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一座坟墓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位国王胡夫的坟墓。它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最初的高度是146.5米。因为日积月累的风化,顶部剥落了10米,现在有136.5米高。底座每边长230余米,三角形的角度为51度,塔底面积为52900平方米。这座塔由230万块石头组成,平均每块石头重2.5吨。据说花了10万人20年才建成。
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通道的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第二座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胡夫之子哈弗拉国王的坟墓。它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其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有寺庙和其他附属建筑以及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指的是哈韦拉,它的身体是一头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只耳朵有2米高。
除了狮子的爪子,整个雕像是由天然岩石雕刻而成的。由于石头松散,又经历了4000多年,整个雕像风化严重。此外,脸部严重受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用它当靶子练射击造成的,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第三座金字塔属于胡夫的孙子门考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当时正值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建筑开始被腐蚀。卡穆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下降到66米,内部结构坍塌。在胡夫金字塔的南面,有一个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在那些日子里,胡夫的儿子用太阳船将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下葬,然后把船拆开,埋在地下。博物馆建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船体采用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和埃及,全长6700公里。
它是非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的河流,通航水道约3000公里。尼罗河有两条上游河流,西边来自布隆迪山区,向北流经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被称为白尼罗河。它发源于东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塔纳湖,被称为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在苏丹喀土穆汇合,然后流入埃及。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埃及尼罗河全长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当它到达开罗时,分成两条支流,流入地中海。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尼罗河三角洲,面积达24000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其人口占全国的96%,耕地占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二。埃及的水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根据尼罗河流域九国签署的协议,埃及的河水份额为每年555亿立方米。开罗的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它也被称为法老船,是模仿法老时期的船只建造的。
晚上在河上划船,可以游览河两岸的美景,还可以在船上观看著名的东方舞蹈表演。萨拉丁城堡是1176年为阿尤布王朝国王萨拉丁建造的,用来保护开罗免受十字军的袭击。城里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在古城堡里,有埃及军事博物馆,陈列着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武器装备、服装、著名战例、防御工事以及城堡的实物、仿制品、模型、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于公元1246年的1830年,整个建筑具有阿拔斯王朝的建筑风格。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阿尔巴尼亚人,1805年成为埃及统治者。
高耸的阿里清真寺建在开罗北部的山顶上。朝拜殿呈方形,以高耸的穹顶作为大殿的中心,四周有四个半圆形的大殿与大殿相对应,殿内有四根高大的圆柱。清真寺西侧中央有一个洗手间,是穆斯林做礼拜时做小清洁用的。有四条链子绕着
法老村位于开罗尼罗河的一个小岛上,占地约200亩。1984年,首任埃及驻华大使哈桑拉德扎布(Hassan Radzhab)博士在发现失传千年的纸莎草纸造纸工艺后,创建了该中心。村里种植了大量的纸莎草,还有用传统方法制作纸莎草和绘制纸莎草画的作坊。法老村里有寺庙、庄园、农民等模拟法老时代的建筑。
有专门的人穿着古代服饰,演示当时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展示几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画面。村里有著名法老图坦阿蒙陵墓和金字塔建造方法的模型,还有照相馆、餐馆和商店。蒙塔萨宫,即蒙塔萨宫,位于城市的东部,占地155.4公顷,四周密林环绕。这是一个独特的花园。1952年以前,这里是皇室的避暑胜地。现在海滨对游客和垂钓者开放。花园里有法鲁克国王的宫殿(现埃及国宾馆)。这座由赫迪夫阿巴斯二世在世纪之交建造的土耳其-佛罗伦萨式建筑是皇室的避暑胜地。
宫殿不对外开放,所以看外观一定要注意频繁出现的主题字母F。据说,一个带来好消息的人告诉国王福阿德,字母F会给他的家人带来好运。此后,他和儿子法鲁克用f .法鲁克为他们的后代命名,法鲁克在1951年与纳里曼结婚,但没有更改她的名字。1952年1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他给他取名艾哈迈德福阿德,字母F放在第二位。六个月后,法鲁克被废黜。卡特巴城堡原名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灯塔建于公元前280年,高约135米。几经地震,于1435年被彻底摧毁。
1980年,用其石块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城堡,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为埃及海事博物馆,陈列模型、壁画、油画等。展示了一万年前埃及造船和航海的历史。它和开罗古堡一起被称为埃及的两大中世纪古堡。庞贝石柱萨瓦里石柱(Pompeii Pillar),又称骑士石柱,建于297年,矗立在亚历山大城的西南角,塞拉比斯神庙的废墟上。高约25米,底部直径2.8米,顶部直径2.3米。它最初是为了纪念戴克里先皇帝在这里分发谷物帮助灾民而设立的,柱脚刻有纪念他的字样。后来,它成为HNA的一个指标。
Savari在阿拉伯语中是桅杆的意思。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这座城市,从远处看,这根石柱矗立在由400根石柱组成的柱廊中央,就像一根帆船桅杆,因此得名。数百年来,萨瓦里的石柱留下了许多佳话。十字军东征时,罗马将军庞贝(公元前106- 48年)被误认为被凯撒打败,逃往埃及,最后死在埃及人手中。他的骨灰被存放在柱顶的骨灰盒里,所以欧美人仍称之为庞贝柱。走过一个沙质的斜坡,在焦灼的阳光下,我看到一根雄伟耀眼的巨大石柱矗立在我面前。我周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媲美。
几个狮身人面像散落在柱子前,柱子越来越小,毫无生气。庞贝的柱基朴实无华,粉红色的柱身厚实光滑,没有接缝痕迹。好像是从巨石上取下来的。沿着柱子往上看,柱头指向天空,天空似乎也随之旋转。交通:亚历山大离开罗约200公里。开罗火车站每小时有一趟火车。
上车补票要2个多小时。二等车厢一般有座位,往返36英镑。开罗塔希尔广场也有开往亚历山大的空调巴士,每半小时一班。票价20埃镑,行程3小时左右。联系人:电话:4825800地址:Karmouz开放时间:9:00-16:00埃及博物馆在埃及,流传着许多不可思议的传说,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黑纱。来到埃及,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那些著名的金字塔,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把它们建得这么高这么宏伟的?
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但是,抛开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埃及深厚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是一种从大自然中散发出来的气质,如此空灵,难以捉摸埃及博物馆位于埃及开罗解放广场,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埃及文明遗迹宝库。这里收藏的各类文物有30多万件,展出的只有6.3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
由于这个博物馆主要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埃及人习惯称之为法老博物馆。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尔于1858年在开罗北部的布拉克设计建造。当时建造这座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挖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向国外。这个博物馆搬了两次家,1902年,它搬到了开罗的新馆。
博物馆的前院种植着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荷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张纸莎草纸。博物馆里有50多个陈列室。一楼按照古埃及历史的顺序陈列,在这里可以看到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在古代,展品主要是以孟菲斯为中心的北埃及国王墓出土的雕像,包括卡夫勒王座雕像、盘腿大臣、拉赫特里普国王和王飞民费雷特雕像等。后者是石灰岩的彩色图像,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
在中王国,木雕逐渐取代了石雕。展出的士兵和祭祀人员的彩色木雕肖像极为精美。新王国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84-1341年)年轻的法家图坦卡蒙时期,是埃及的一个繁荣时代。除了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和阿蒙霍特普四世的雕像外,还有跪着和蹲着的雕像。
希腊和罗马的展品有不同的雕塑,结合了希腊的现实主义风格。二楼是特展室。有棺材室、木乃伊室、珠宝室、绘画室、陪葬品室、史前遗物室、图坦卡蒙室、纸莎草纸室等。图坦卡蒙室里陈列着1700多件出土文物。其中,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金面具、金棺材、金王座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里最值得夸耀的文物。特别是黄金面具,是按照国王生前的样子,用金盘子做成的。上面布满红宝石,额头上有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秃鹫和眼镜蛇。
这些辉煌的黄金制品是古埃及财产财富和法老巨大权力的充分体现。二楼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这里有20多具埃及法老及其嫔妃的木乃伊。木乃伊是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在存放木乃伊的人类棺材的盖子和内部,描绘着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如阿斯泰姆卡布的彩色木质棺盖高205厘米,眼眉镶嵌珐琅,给人一种典雅之感。一些存放在埃及博物馆的木乃伊已经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它们仍然保存完好,其中一些还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头发和脚趾甲。
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是新王国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1251年)的遗体。在埃及历史上,拉美西斯二世是第一个与外敌赫梯人缔结和约的人,所以放置拉美西斯二世遗体的展览室被称为战争与和平展览室。卢克索神庙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700多公里的尼罗河畔。卢克索最引人注目的古迹是位于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其中,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之一。卢克索蒙特布尔是卢克索辉煌过去的证明。
它是由古埃及第18和第15王朝的第19位法老(公元前1398年至1361年在位)埃蒙诺菲斯三世为祭祀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和他的儿子月神而建造的。到了第18王朝晚期,它被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了留存至今的规模。曾经,卢克索居民的房屋建在古墓上。很多人在自己家里挖掘,发现大量文物。
当时黑市特别强大,很多文物流失海外。后来埃及政府下定决心,从德国找了一批资金,把这些居民重新安置到其他地方,才遏制了这种现象。1997年11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在埃及卢克索著名旅游景点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入口处,6名恐怖分子突然持冲锋枪向游客开枪。当场造成60多名外国游客和埃及人死亡,20多人受伤。在驾车逃跑的途中,凶手与闻讯赶来的警察展开枪战,被全部击毙。事发当天,一个自称伊斯兰集团的组织宣称对该事件负责。事件发生后,赴埃及旅游人数骤减。
为了挽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埃及政府组建了一支多达3万人的旅游警察部队,为游客提供免费安保。最后,游客数量在2001年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上涨的尼罗河水威胁着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由于这一地区附近农田的大量灌溉,尼罗河水位上升,最近10年建筑物盐碱化加深。卢克索有数千年历史的庙宇不断被侵蚀。在卢克索的一些地区,尼罗河水位已经上升了1.5米。与此同时,盐碱化正在侵蚀用于柱子和雕像的颜料。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总工程师Kard-Abdale Hadi表示,用于调节尼罗河水位的阿斯旺大坝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卢克索建筑群完成于5000年前,尼罗河的季节性洪水会将盐从神庙的柱子上冲走。这些盐是在旱季形成的。然而,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的水位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这使得神庙积聚了越来越多的盐。此外,附近甘蔗地和稻田使用的化肥等有机物质也加速了盐渍化进程。堆积的河水成为细菌和真菌的温床,使得文物保护更加复杂。埃及官员试图说服农民改变灌溉方法来拯救神庙,但收效甚微。埃及文化部长法鲁克霍斯尼本月16日宣布,埃及将立即开始实施新的救助计划。
法鲁克说,这是埃及文物管理部门和瑞典SWECO公司经过4年深入研究后做出的决定。该计划是在两个寺庙周围的地区建立一个先进的排水管道系统和一个污水回收厂,以便将寺庙与河水隔离开来。该计划将耗时18个月。同时,他透露,美国国际开发署已决定为该项目提供5000万埃及镑(约合833万美元)。埃及文物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当天也表示,由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道系统,埃及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对许多文物构成威胁。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项目将是埃及政府保护和拯救文物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克索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几年前,他在卢克索考察学习期间,亲眼看到一些寺庙建筑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这是盐化的迹象。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新鲜。作为一个文物丰富的古国,埃及对文物的保护只限于条件,很多措施很难一下子到位。但至少埃及政府正在努力。以金字塔为例。最初,金字塔一直对游客开放。
后来,人们发现金字塔内壁画的颜料褪色了。经过研究,认为空气湿度是人的呼吸造成的,因此金字塔的开放时间被削减为每天一小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