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坐什么清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1. 什么什么清什么成语
什么什么清什么成语如下:
1、耳根清净
拼音:ěr gēn qīng jìng
出处:《集论》卷一:“何等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清静色。”
意思: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示例:张海棠也,自从嫁了员外,好耳根清净也呵。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
2、高节清风
拼音:gāo jié qīng fēng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意思: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示例: 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
3、坚壁清野
拼音:jiān bì qīng yiě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意思: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示例:
4、空室清野
拼音:kōng shì qīng yě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意思: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示例: 沿途不是闭栅放炮,就是空室清野,桂军只好一路以抢掠为生,军纪愈发废弛。 刘凤舞《民国春秋》第三十九章
5、两袖清风
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意思: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示例: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6、六根清静
拼音:liù gēn qīng jìng
出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静。”
意思: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示例: 寸草不留,六根清静,与汝剃了,免得争竞。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回
7、明月清风
拼音:míng yuè qīng fēng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意思: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示例: 歌楼舞厅的豪华享受更使我向往明月清风的生活。
8、水木清华
拼音:shuǐ mù qīng huá
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意思: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示例:近来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园,引三里河的水流进园中,真是水木清华,入其园如置身江南胜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9、正本清源
拼音:zhèng běn qīng yuán
出处:《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意思: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示例:正本清源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10、浊泾清渭
拼音:zhuó jīng qīng wèi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
意思:渭水清,泾水浊。比喻界限分明。
示例:谁辨浊泾清渭,一任东流。 元·刘秉忠《木兰花慢》词
2. 清什么清什么的成语
清心寡欲、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庙之器、 清词妙句、 清明在躬、 清尘浊水、 清静无为、 清曹峻府、 清规戒律、
3. 清什么明什么的成语是什么_
清风明月[ qīng fēng míng yuè ]
释义: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译文:进入到我房间的,只有徐徐的清风;和我对饮的,只有明月。
(3)成语坐什么清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扩展阅读:
近义词
一、闲云野鹤 [ xián yún yě hè ]
释义:也说闲云孤鹤。比喻无牵无挂,来去自由的人。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译文:适合我治理的地方添不来,适于我流传后世的诗词自己改不来,既然这样,那么我就做个闲云野鹤,自由自在地飞。
二、月白风清[ yuè bái fēng qīng ]
释义: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译文:有客人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白风清,这样幽静美好的夜晚要做什么?
4. 坐什么清什么四字词语
坐享清福
5. 坐什么什么的成语
坐井观天、
坐地分赃、
坐享其成、
坐以待毙、
坐收渔利、
坐观成败、
坐山观虎斗、
坐失良机、
坐怀不乱、
坐冷板凳、
坐立不安、
坐贾行商、
坐视不理、
坐而待旦、
坐树无言、
坐吃山空、
坐靡廪饩、
坐愁行叹、
坐地自划、
坐卧针毡、
坐如春风、
坐以待亡、
坐卧不离、
坐拥百城、
坐不垂堂、
坐失时机、
坐收其利、
坐运筹策、
坐言起行、
坐知千里、
坐不窥堂、
坐吃享福、
坐镇雅俗
坐无车公、
坐楼杀惜、
坐失机宜、
坐无公车、
坐而待曙、
坐于涂炭、
坐上琴心、
坐视不顾、
坐而论道、
坐地分账、
坐耗山空、
坐客无毡、
坐如是观、
坐不重席
6. 什么清什么水可以组成一个成语
一清如水
yī qīng rú shuǐ
解释清·清澈。像流水一样清澈。形容为官专廉洁,不贪污、不属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你在衙门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个个廉吏,异日定来聘你为官。”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清正廉洁
反义词贪污受贿
例句老哥,你别拿人开心。谁不知戴二爷一向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
7. 坐什么清福成语
你好!
没有坐什么清福的成语。
坐开头的成语有:
坐享其成、坐享其功
8. 疯狂猜成语答案坐是什么成语
平起平坐
pícopyng qǐ píng zuò
解释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结构联合式。
用法常用于双方;但有时也用于多方。一般作谓语、状语。
辨形起;不能写作“去”;坐;不能写作“座”。
近义词等量齐观、分庭抗礼
反义词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辨析“分庭抗礼”和~有别:他们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含有“权力相等”的意思;“分庭抗礼”没有。②“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多用于双方;有时也用于多方。③“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不能。
例句他和县长~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9. 恭扰清听是什么意思,有这个成语吗,或者类似的意思的成语,说一个
不是成语,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随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会有消失的一天吗?
文/国艺
岁月悄悄游走,那些当初的美好,幸福的期待,终将会在时间里变为现实,现实有快乐,也有悲惨。此时,三弟的遗体躺在堂屋时,周边人有骂报应的,有说罪有应得的,唯有伯母哭得撕心裂肺,这个让她一辈子最疼爱的儿子,也带给她无尽痛苦的儿子,如今永远闭上了双眼。于伯母来说,是解脱还是掉进了伤痛的沟壑,她泣血的哭声里是几多复杂。
伯母是一个勤劳的人,近七十岁了,每天负重百斤蔬菜在市区摆地摊,每个月几千块钱,她没把一分用在自己的身上,全部给了我这不争气的三弟。从小三弟就是伯母最骄傲的儿子。三弟,从小就长得帅气,而且很聪明,鬼点子多,他是伯父和伯母未来的希望。
小时候我和三弟家隔着一道河,父母对我管教非常严格,除了读书就是做家务活,不准我无所事事闲逛。三弟日子过得很惬意,他不用下地干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且他特别会玩,各种男孩子玩的 游戏 他都会,我比三弟大一岁多,但是论生活的趣味和江湖上的成熟劲我差他太多了。
我总在家门前看他在院子里玩耍风筝、弹弓、陀螺的样子,我会忍不住隔着一道河喊他的名字,让他来我家,那时的三弟是骄傲的,很难请到的,他能来一次我是几多荣幸。
三弟不爱读书,他经常逃学,其实我也讨厌上学,但是我不敢逃学,父亲会打折我的腿,我那时好羡慕他。三弟逃学哪怕老师把状告到了伯父伯母那里,伯父伯母也只是呵呵一笑,最多背地里轻描淡写说几句三弟,在他们心里反倒觉得三弟聪明活泼,有胆识。
记忆里三弟第一次被揍,是他把家里才收割的一袋油菜籽偷去包子店兑换了两个包子吃。偷是多么可耻的行为,我们家族没有哪个会有这样的手脚,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伯父教子不严,丢人。伯父气不过,用竹条抽了三弟一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三弟被揍,我有些幸灾乐祸,觉得三弟也有今天,上天好公平哦!
三弟初中未毕业就回家了,他依然自由自在,啥也不做,伯父伯母养他,这个让他们一辈子都觉得最聪明最帅气的儿子是他们的依靠,他们的希望。那时我就觉得奇怪,三弟读书那么烂,大字不识几个,怎么可以是伯父伯母的希望?难道三弟自然长大啥也不干就会出人头地了?
辍学在家不久,三弟又干了一件事,这次是偷别人的东西。三弟在家无聊,他偷东西,被逮住了,失主幸好和伯父是熟人,没有责怪三弟,只是把他送回来了,伯父颜面扫地,把三弟吊在房檐下抽打。这样的行为的确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伯父没有像往日那样对三弟宽容得爱,他狠狠地抽打着,三弟哭爹喊娘,求伯父饶了他。打累了的伯父终于停下了手,三弟呜呜地哭着,发誓再也不会拿别人东西了。从这次挨打后,三弟的确改了,再也没有乱拿过别人的东西。可是三弟不知那时恋上了赌博,纸牌、麻将,他都玩得熟溜,第一次三弟拿着从赌桌赢回来的钱,给伯父伯母买了一顿好吃的,伯父伯母开心得要命,不断夸耀这个儿子好有出息。
爷爷最看不惯伯父,经常批评他,教育子女没有尺度,没有伦理道德。那次伯父和爷爷吵了起来,爷爷气不过,拿上一根竹条,就往伯父身上抽, 伯父缩着身子,任爷爷抽打,爷爷都快80了,伯父五十多岁,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老人打一个如此大的儿子。
伯父仿佛意识到自己的不对,那一年,伯父把三弟送去当兵,想通过兵营生活,让三弟有个改变。三弟在我们家族里算是长得最帅的一个,很像明星张一山,穿上军装的他更帅气逼人。
新兵欢送会上,村里的人都来送他,伯父伯母看着这个最心爱的儿子攀上绿色 汽车 的那一刻,他们落泪了,三弟笑嘻嘻地对伯父伯母说: “爸妈,放心吧,我会成为一个好兵的,我要当将军。”
伯父也有些人脉关系的,三弟进了部队,他四处托人,希望三弟能在部队留下来,成为一名志愿军,多干几年转业回地方分一个工作。伯父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可是三弟怎吃得了军营的苦,他在部队经常迟到,经常完不成任务。有次集合不听纪律,居然和班长吵起来了,排长过来劝架,他挥拳就把排长打了个熊猫眼。
被关了一个月禁闭后,三弟并没有改变自己反而更懒惰,伯父逢年过节省吃俭用送给领导的农产品都打了水漂,三弟两年后就退伍了。
回到家的三弟,整天一身军装,嘴里操着一口普通话和乡亲们交谈,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二货,出门不到200米的距离,他也要叫个车。十足的没钱充大爷样,没几天就把退伍时政府给的补贴花了个精光。
没了钱的三弟又重操旧业——赌博!从此三弟的人生就和赌博形影不离,二十出头找了个媳妇,和他如出一辙,俩人都爱赌,结婚后生了孩子抱着孩子赌,孩子从小在麻将馆成长。这时候的伯父伯母完全管不住三弟,而且三弟还时常向伯父伯母要赌资。伯母六十了,每天负重一百多斤的背篓沿街卖菜,伯父天天在田里劳作,三弟俩口子从不下地帮助干一点活的。
三弟每个月都逼着伯母给钱,伯母不给他就骂伯母,要不然三媳妇就和三弟俩大吵大闹,闹着离婚,伯父伯母看不过就立马给钱。他俩用这样的方式骗钱,屡试不爽。得到钱就去麻将馆,深夜才回家睡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起床又去麻将馆。家里从不开锅,进出的屋子满是垃圾,没有立脚之处。
邻里都觉得三弟一家过分,都说三弟太不像人了。大家都无法理解的是伯父伯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俩还依然对三弟百般宠爱,他们觉得三弟聪明伶俐,总有好的时候。
有时伯父伯母实在拿不出一分钱了,三弟就像亲戚朋友借,几十元,几百元不等,但是他们有借无还,而且时间久了当问他借钱的事,三弟会很生气地对债主怼一句:“就那点钱,又不是还不起你,问啥问呀?”反而把债主怼得哑口无言。
三弟这性格其实在小的时候就养成的,那时流行连环画,我喜欢阅读,家里经常买,他有次来找我借一本看,我给他以后,一两个月了,我问他连环画看完没,他不仅没有对我借书给他有感激之情,反而很气愤地从书包里拿出我的连环画,狠狠地砸在地上,非常不快地说道:“拿去,稀罕你的破书!”弄得我哭笑不得,我捡起地上的连环画,默默地走开了。长大后,他也向我借钱,但是我都没答应,我知道借给他是有去无回的,况且他借钱又不是做正事,就是赌。
本来说缺钱的人都不好意思向别人开口,很感恩的心态,可是三弟要是给某个人借钱,他会很豪气地像黑 社会 大哥一样的语气:“某某,我在哪里需要点钱,你马上给我送2000来。”
被他电话借钱的亲戚朋友都哭笑不得,不知道他在哪里得到的勇气和气质,不借给他他会接二连三电话,借不到,改天路上碰到,他会停下来不管身边有多少人,他要认真地奚落一番:“某某咱俩是亲戚,你做事真的好绝,困难时刻,都不资助一下,还不如我这个穷人哪个需要我帮助,我绝对义不容辞。”
帮助别人他倒是真的比较实在,他赌博顺利时,不管哪个要借钱,从不犹豫,即使不需要借钱的,有啥难事,他也会分分钟赶到,尽心尽力出一份自己的力气。他的这个优点乡里乡亲都很赞他。
我很不理解他为啥这样好吃懒做?家里的农田全是杂草,房前屋后都被野草围住了,他也不会打理的,最可恶的就是对伯父伯母大不敬,动不动就一通乱骂,有时伯母多说了几句,他居然动手打伯母。 每到此时,伯父很伤心,就会找爷爷诉苦,爷爷80多了,时常为了他的家庭事情操心,有时伯父诉苦,爷爷气不过,就用竹条抽打伯父,边打边说伯父教子无方。
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就会感叹,觉得伯父好可怜,我对三弟的行为恨之入骨,觉得他太不像人样了。
经常赌博,三弟欠下很多债,走投无路的三弟伙同一些闲散人员组织了一个盗墓团队,撬别人的祖坟。警察经过多日暗查,三弟们在一次偷盗政府门前的千年石狮子才被抓了个人赃俱获。
这次三弟被关了一年多,亲戚朋友没有一人去看望他,他从看守所出来,还很生气地把我们这些家族的兄弟和亲友骂了一顿,说我们无人情味,对他漠不关心,随三弟怎样说,我们都沉默着,实在读不懂三弟这个人,此时都三十多了怎么还是活得那么糊涂啊!他的女儿都初中了,成绩也是烂糟了,三媳妇也是好吃懒做,吃了睡,睡了吃,而且不听任何人劝告,哪个把她说多了,她反而不高兴。
从看守所回来的三弟,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对伯父伯母更变本加厉地压榨,特别是他在看守所的这一年多里,三媳妇逼着伯母月付3000给她,要不然她就对家里的孩子撒手不管,那时三弟刚生了一个二孩,伯父伯母觉得孙子可怜,就答应每个月给三媳妇3000元养着她。三媳妇拿着钱每天去麻将馆,拿着伯父伯母的血汗钱不觉得半点愧疚,我们都笑三媳妇是吃“铁饭碗”的人,三媳妇不觉得这是我们在奚落她,她反倒很骄傲地觉得自己很威风,老的都得让着她,听她的。
三弟回来把所有的气朝伯父伯母撒泼,觉得是伯父伯母没本事,让他的生活很烂糟,整天找伯父伯母闹,闹半天又能如何,伯父伯母年迈了他们走路都佝偻了身体,伯父对三弟的抱怨只是沉默,有时实在听不下去还几句,三媳妇就像被捅了马蜂窝一样,会对伯父骂上半天,她把世界上那些最恶毒的语言都朝伯父身上洒。爷爷看到这样的情况,无比痛恨,觉得这是伯父上辈子作孽了才遭受这样的罪。爷爷一辈子都对伯父家操心,也难受着一生,直到爷爷病重要咽气的那一刻,他依然嘱咐大家要对伯父多多关照,他说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们一家,这日子怎样才能出头啊!
爷爷终究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伯父家的日子依然烂糟。三弟和三弟媳还是好吃懒做,三天两头逼着伯母要钱,伯母拿不出就对伯母打骂,俩口子穷困至极时,就相互撕架,三弟媳打不过三弟,就嘴巴子乱骂,说气话,多次扬言要趁三弟不注意时一刀捅死他。三弟每到这时就笑嘻嘻地说:“来啊,老子等着你来捅死,不敢捅死老子,你就是王八蛋。”
每当他们闹得不可开交时,起初我们都爱去劝劝,后来都不想去了,因为他们吵架的根源是自己懒惰想坐着就有钱花,他们要求伯母每月做菜生意固定给他们3000元,天下只有儿女赡养父母的,哪有这样的儿女,父母年迈了反过来还有养着他们。年近七十的伯父伯母此时悔恨连连,觉得自己生了一个报应,人前人后都在痛骂,不知流干了多少泪水。
这种烂糟的日子继续着,那天深夜两三点了,三弟和三弟媳从外面喝酒回来,因为一点小事又大吵大闹。三弟酒喝得晕乎乎的,但是嘴巴不认输,三弟媳又像往常那样说要捅死三弟,正好桌子上有一把水果刀,拿在手上,三弟见着依然笑嘻嘻地说:“来啊!”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心窝,“往这里捅。”
三弟媳真的举着刀就朝三弟的心窝口刺去,三弟纹丝不动,没有半点躲闪,那锋利的刀子真的插进了三弟的心窝。三弟媳丢掉刀子,很惊讶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躲?”
三弟一句话也没说就突然坐在了沙发上,瘫软了下去。
这时三弟媳连忙叫人送三弟去医院,大半夜邻居帮着三弟媳把三弟抬上了车,三弟媳自己驾驶送三弟到医院抢救,这样的伤情哪能抢救过来,三弟还未到医院时就断了气。看着三弟咽气的样子,三弟媳很冷静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写到: “我再恨你也没想过要你死,你今天为什么不躲一下,我以为你会躲开,你死了我和你一起去死!” 发完朋友圈,三弟媳自己打110报警自首。
大家没想到三弟是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生前伯父伯母为他操碎了心,也对他恨之入骨,死了伯母却哭得死去活来,伯父走路颤巍巍精神垮了一大截。乡里乡亲帮着把三弟安葬了,坟头就是土饼垒的,家里没有一分钱,用不起大石块的坟头。三弟走后留下两个孩子,大侄女初中三年级,小侄女幼儿园,这样的负累都给了伯父和伯母。
最聪明最帅气的三弟是伯父伯母最疼爱的儿子,是他们人生未来最寄予厚望的人。可是三弟给了伯父伯母一生的痛苦,大家都说三弟不争气,是个逆子,是报应。我却认为三弟的今天其实是伯父伯母的罪过,他们对三弟的溺爱、偏爱,铸成了三弟今天的悲剧。三弟没经受过辛劳,80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做不完的农活,我们帮助父母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可是三弟从不劳作,整日游手好闲,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享福着的,以至于成年后的他,觉得他啥也不做就得有好生活。
目前盖棺定论有何意义,再给伯父伯母说这些徒增烦恼,每次回家看到伯父伯母70岁的身影劳作于田间,我心里总有一丝丝难受。 那天碰到伯父伯母,我很热情地打招呼,伯父伯母满脸笑容,精神看起来还不错,还一个劲地给我说小侄女要读一年级了,以后在学习上望我多多关照,二老还说孩子就得多念书,多吃苦,长大了才知是非。
伯父伯母的话让我心里舒坦了不少,三弟走到今天的地步,是他的命,我希望侄女在伯父伯母的抚养下,自生自立,成就 健康 快乐的人生。
清明,去三弟的坟前看望,原先那高高的土饼坟头,早就被雨水冲刷得荡然无存,俨然一块平地,三弟完全融入了这山川大地,我们也好像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再没有人谈论起他。唉,生前好面子,爱享乐的三弟渐渐消失了,无迹可寻,犹如天边的浮云,转瞬即逝!
三弟一路好走,来生愿你美好!
现在一些贫穷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一直在增加,村里都看不到一个青年,甚至很多人挣了点钱就会在城市买房,努力脱离农村户口。很多人认为再如此下去农村就会有消失的一天了,其实不然,我会认为农村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再住进农村的人就不是现在的农村人了,而是现在的城里人。
1、打工是发不了财的
农村科技不发达,一心只认为出去打工挣钱才能发财,结果却是恰恰相反的,就算打一辈子工也是发不了财的,挣的钱除去开支也就够家用,劳累了大半生最后能在城里买房的没几个,大部分还是等年纪大了,不能打工了,又回农村种地,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农村才是人们的根,不管离家有多远,最后还是要回到家里发展的,农村是不会有消失的一天的。
2、穷人拼命往城市涌进,有钱人却向往农村的慢生活
以前在农村看到开汽车的都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开汽车住楼房,但是忙碌了一辈子终于住上楼房开上小汽车了,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幸福,楼房就像一个牢笼困住了自己,城里人防备心都很重,住楼房好几年连邻居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过,而有钱人挣了钱却回了农村盖起了小别墅,过起了田园生活,慢节奏的劳作享受生活才是幸福。所以农村是不会消失的,只是换了一批人去守护那片土地。
单个来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是可怜的,一个是到了享福的年纪儿女不在身边照顾,自己还要拖着沉重的身子去照顾小孩,一个是该在父母身边享受童年的时候,却只能从小早当家,承担起照顾老人照顾家庭的责任,小小的肩膀承受了多重的压力,钱是挣不完的,还是要在合适的时间陪伴老人和孩子,不要让他们总是在盼望你回家的日子里度过余生和童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