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往事就像电影

最近因为感冒,生病了好几天,也在家躺尸了几天。

往事就像电影

躺着的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仿佛过了很久一样。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初中高中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思念我妈妈。

现在我们不在一个城市,我在成都,她在福州。但我们也经常在联系的,微信聊天打视频。可是这几天我就是好想好想她啊。

想起了以前初中的时候,初一初二的样子。那时候我从老家去了福州读书,跟着我爸妈一起。大概就是想多和他们待在一起吧,就去福州读书了。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还很乖巧,还处于很懵懂的时期。在学校学习很好,老师也经常夸奖我,初一下学期的时候班主任就让我当了班长,足以看出她对我的喜爱和器重。我也不负期望,成绩一直保持在前列,是大家的榜样。

那时候的我,现在想来,应该是和爸妈相处最紧密的时期了。虽然也就两年多的时间,可是我现在回想起来好多觉得温暖的回忆都是在那个时期发生的。

我爸妈的住所一直不太固定,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蔬菜市场往哪里搬迁,在那儿工作的人就要跟着它走,不然通勤距离太远不方便。因此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住所也是一直在变更,打我有记忆开始,我就知道有好几次搬家了。

小学的时候住在曙光,然后住过江边小区,接着是陈措,马腾村,然后是现在的文山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么多次的搬家记忆还挺深刻的。

记得在曙光的时候(曙光是一个居住区的名字),我们是住在二楼的。楼下那条巷道挺窄的,平时有很多小孩子在楼下嬉闹玩耍。

那时候我从老家过来去读四年级,是一个私立学校,更准确的说是农民工子弟私立学校。里面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按照当地的政策我们进不了本地孩子的公立学校,就只能去这种学校读书。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早上早早就吃了饭然后去站点排队,会有校车来接我们。感觉这点还是挺人性化的。当时我上下学有一个玩的挺好的女生,名字我也不记得了,就记得她是个陕西女生,把馒头叫做馍馍,我当时每次听着都觉得特别好玩。

那时候好像日子还挺无忧无虑的,每天上学放学,在学校也有同学老师们一起玩,回到家就写作业。我一直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回到家总会先把作业写完再玩。后来据我妈回忆说,她也不懂我怎么就那么自觉,哈哈哈。

在家的时光我觉得还是充满温馨的,我妈总是家里的管事佬,我爸就总是嬉皮笑脸的,我和我哥就时不时嬉闹。在我的记忆里,我妈很爱干净喜欢收拾卫生,然后我们经常是下午吃了饭就打扫卫生,她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就坐在床上,自顾自地玩着,或者看着外面发呆。等着我妈做完卫生,我们就会一起出去玩一圈。大多数情况都是去麻将馆里面玩一圈,然后就会遇到好几个我妈的朋友她们再寒暄一番。要是运气好的话,我有时候也可以遇到我的朋友,我就和她们一起去玩了。毕竟我还是不太喜欢麻将馆里面的环境的,有人抽烟有人很大声讲话,让人有点不舒服。

我还记得外面那条街上有一家的粉干很好吃。我经常出了门就嚷嚷着要吃粉干,到现在我已经很久没吃过粉干了。就算吃到了,大概也是抵不过记忆中的味道了。

我那时候还是有几个关系不错的玩伴的,我们年纪相仿,在那个年纪女孩子的兴趣爱好都大抵一致,也算玩的到一块。

那个时候的我性格还是挺男孩子的,我还跟男生打过架。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就是看不爽就打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时候还真是无忧无虑啊。不会想太多以后的事情,就活在那个当下。每天开开心心的,真好。真的太怀念那个时候了。

不过我们家也不是那么太平的,我爸喜欢打牌,我妈喜欢打麻将,而他们就经常因为这事吵来吵去。缘由就是我妈虽然总是打麻将,可她技术比较好,输钱很少;而我爸有时候运气不好一局下来会输掉很多钱,可他还是不亦乐乎,输了也还去,可这样一来我妈肯定就不乐意了。家里的钱可没有那么多让你去输,于是两个人经常会因为这个吵架。虽然经常也会充斥着我爸妈的吵架,不过也总是过几天又好了。

噢突然想起来,那时候有一个老人馆。听名字以为就是老人很多的地方,结果就是一个麻将馆。我经常去那里玩,也是跟着我妈去的。她打麻将,我就自己去找小伙伴玩了。那里面有一台电视机,总是放着电视剧。我还记得有一部是上错花轿嫁对郎,连续播放了好久,以至于我现在听到这部剧的名字就会想起那个老人馆。那个老人馆旁边就有一个小卖部,因为来打麻将的人很多,所以小卖部生意特别好。

我还记得在那里过了一次年,我和我哥是提前买了新衣服的,按理说过年应该穿着新衣服出去和小伙伴们玩耍,才叫热闹。到了过年那天,我们一起出去在街上转了一圈,竟突然觉得好无聊,没什么好玩的,然后我们去哪玩了我就不记得了。那好像是第一次我们觉得过年有点无聊了。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些过程中好像少有我爸的身影,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明明我们也是在一起生活的,可是记忆中他的身影太淡了,倒是有几次他打我我记得特别清楚……

泽苗村位于闽侯县南通镇中部,东邻文山河,西连廷宅村,南隔桥街社区,北至通洲河,距福州市19公里,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乡村,全村有10个生产小组,共有650户人家,人口2028人,其中党员61人,村两委干部11人。全村占地4252亩,其中耕地面积1257亩,目前,全村以种植蔬菜瓜果为主,村财年收入15万元,人均年收入7000元。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泽苗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我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光、热、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尤为突出,具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2011年以来,我村积极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发挥生态、农业优势,制定实施了“农业兴村、生态立村”的发展思路,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求真务实,攻坚克难。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我村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村民活动场所方面,建成一座占地320平方米的公园以及300平方米的热情广场,还有藏书量达1000册的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闲暇时的好去处。泽苗村先后获得“市级卫生村”、“县级文明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

张氏宗祠泽江张氏宗祠是泽苗村标志性建筑之一,南通镇大大小小祠堂上百个,位于泽苗村东面的泽江张氏宗祠算得上是其中一个代表,巍峨的殿宇雕龙画凤、艳彩照人,全年香火不断。张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总面积2231平方米,三进布局,祠厅正面高悬唐昭宗御赐堂号“百忍堂”堂匾,祠堂厅壁上雕刻着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二十四孝图”,张学良将军的“源共根同”,台湾政要-的“崇德明伦”以及蒋纬国“源远流长”等题匾悬于祠厅之上。

泽苗村与上洲村、廷宅村、洲头村、泽洋村、桥街社区、银安村、南通社区、文山村、罗洲村、瓜山村、建南村、古城村、马腾村、新岐村相邻。

泽苗村附近有十八重溪景区、榕荫桥、瓜山屯兵营址、旗山森林人家旅游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闽都民俗园等旅游景点,有闽侯橄榄、拗九粥、福州肉松、坛烧八味、大湖乡官山跳跳鱼等特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