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农产品的卖点?
农产品的种类现在是越来越丰富了,之前只有在偏僻的山区才能吃到的农特产也逐渐走进我们视野,农产品的丰富也加大农产品的竞争,虽然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了,但有些农场主反应,农产品却越来越难卖了!
农产品难卖有难卖的原因,简单说来主要有下面两种。
1、农产品经营零散没有议价优势
大多数农产品并没形成规模,基本处于零散经营状态,由菜贩果贩来收购农户农产品,再转而销售给批发商,最后到达全国各地超市,链路较长,导致小型生产端农户的利润薄弱,而终端消费者购入的农产品价格比较昂贵,需求难以满足造成农产品滞销。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缩短农产品流通链路,很多地方也实现了合作社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运输到批发商,最后抵达超市终端。还有通过电商直销,由自产自销的生产端、合作社直接到终端用户,尽可能减少农产品流通链路。
2、农产品的品质难保证
我们买菜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买过期、存放好久的蔬菜、水果,原因就是新鲜的才好吃,才美味,才健康。但农产品的品质特性也成为了它难卖的一个原因,新鲜的农特产放1-2天基本上品质就会下降50%以上。而存放冷链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加大成本投入。
对于自产自销的小型生产者这是个棘手的问题,规模小走快递成本高,规模大一点走物流冷链就不划算。解决方式可通过提高农产品单价来解决成本问题,通过建立可追溯的农特产品牌来实现农产品品质追溯。
针对农产品难卖的具体原因,云上观展分享搜罗分析整理的9大农产品卖点:
1、品种多样性是需求扩展
你的农特产在有一定市场后,就要多品种化种植,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高品质性是稳固根基
高品质是农产品的根本,如果小型农场提高农产品销量,从品质上下功夫是发展根本,为后期开拓农特品牌打基础。
3、反季节性是独特蹊径
利用科学的种养技术使农产品提早上市,通过储藏保鲜延长农产品销售期,通过开发适应不同季节的品种,实现错季上市,就会占据市场稀缺资源,实现农产品销量。
4、产品名片是新亮点
通过打造特色农特产品牌,产品包装、追溯码、企业名片、品牌设计,打造有特色的产品名片,更有利于产品品牌塑造。
5、低成本性是精细运营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进行集约化经营,生态化发展,比如水稻间养成的鸭子,天然环境长大,食自然杂草、虫子、稻花,鸭粪又能滋养水稻,节约了两方面成本,保证农产品精细化运营。
6、精准性是策略方向
农产品销售区域精准、销售人群精准,销售市场精准,精准性能够快速打造农产爆品,快速铺开市场,最短时间获取精准人脉。
7、土特产性是市场趋势
地方农产有地方的特色,土特产品备受市场青睐,结合好产地,做好产地追溯,更好解决农特产品的信任问题。
8、产品年轻化是时尚潮流
嫩玉米、嫩黄瓜、青西红柿、仔鸡、乳猪成为市场新潮需求,开发这样的年轻产品有利于开拓新市场。
9、产品追溯是消费渴求
对人体安全无威胁的产品,是当下消费渴求,产品追溯保证产品品质,可追溯农产品受热捧,接入产品追溯平台,保证产品品质优良,如云上观展追溯,小型农场主低成本高效的追溯解决方案。
农产品是农场主的血汗,赚钱的农产品才能扶贫致富,要想将你的农产品销量提高,就必须采用多种营销方式齐下,找到最合适你的方式,最适合你的产品卖点,灵活经营,产销对路,那么想不赚钱都难。
点击上方关注本号,更多行业内容推送
马云曾表示从零开始建一个新公司,可能会选择农业领域。世界级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高呼:未来二十年,最赚钱的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那么,未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农业模式?
农业从原始 社会 发展至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土地、农民、粮食作物的代名词,农民的种植方式、经营方式,也不再是坐井观天式的盲目耕种。
社会 在发展,时代在变迁。
新农业模式,有望替代原有的传统模式,在未来改变中国农业。
定制农业
马云曾对农业做过一个构想:未来的农业是数据农业,是定制化的农业,是智能化的农业。
那么,什么是“定制农业”?
“定制农业”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载体,用会员制拓展用户,是一项顺应新需求的农业模式。它的卖点并不只有农产品,还可吸引城里人前来体验、观光、消费,与 旅游 、养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其核心点包括:
1、城市消费者成为中小农业企业会员;
2、中小农业企业按照约定生产并按时配送农副产品;
3、农旅结合的一种,会员可以定期来到农场体验农耕生活,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定制农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其实,定制农业在国外非常火爆,德国、法国、以色列都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比如佼佼者以色列Ofir Elasar公司和超过30个国家做生意,他们的商业法宝就是定制蔬果。公司根据消费者喜好和习惯推出不同的西瓜产品。大西瓜、小西瓜、做沙拉用的颜色好看的西瓜、皮薄肉厚的西瓜、保鲜期长的西瓜、甚至橙色瓜皮的西瓜……通过定制农业模式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的定制农业导向是 科技 ,然而中国的定制农业导向是营销。所以,不同的导向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
认养农业
认养农业是订单农业的一种,与定制农业的概念有重合。说的简单点,就是农民出地,认养人出钱,来种认养人想要的产品。
举个例子,“黄牛之乡”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以科尔沁草原独特的牧业资源为依托开展认养农业。消费者通过电商认购黄牛,由电商及农户代养,由电商提供交易平台及售后保障服务。
电商平台对农户养殖的过程进行监督,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实时监督查看所有养牛的成长状况,黄牛出栏后,电商负责提供屠宰检验、检疫、分割、包装、配送等服务。消费者可以实时查看认购黄牛饲养情况,还可以随时去农户家探视,体验亲自饲养的乐趣。
“认养模式”为农业带来了积极变化:
一是种植透明化,保障食品安全。 认养人可全程监控监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追踪无公害、营养丰富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过程,解决了传统农业不透明的行业痛点。
二是农产品不愁卖、直接连接消费者。 “认养农业”让消费者和农民直接取得联系,双方签定合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滞销卖难的风险被大大降低,同时,消灭了中间环节,农民的盈利也显著提升。
三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农民种地之前,消费者需要预先支付定金,农民按需生产,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呈现了自然风险导致减产绝收,定金并不退还。在这种合作形式下,农民吃下了先拿钱、再生产的定心丸。
四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收入来源。 “认养农业”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客户,以体验、互动项目为卖点,将特色农产品、 旅游 景点、风情民宿进行整合包装,再打包兜售,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认养农业”在我国尚处在稚嫩期,一方面以乳品企业“认养一头牛”为代表的企业风生水起,一方面也存在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蔬菜瓜果无人采摘浪费严重等问题。
共享农业
我国的共享农业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2018年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陆续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其中,作为试点省份之一的海南,提出的就是——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
“共享农业”有6种常见的模式:
共享农业机械。 农机经营者把机械出租给农友获得一定的财富,不仅为农户解决了从种植、管理到收割运输的问题,还能给农机经营者创造价值,让闲置的农机也能被充分利用,一举两得。
共享农业技术。 将懂得技术的农友召集在一起,教那些不懂技术的农友实施,实现互利共赢。
共享劳动力。 根据农业农忙和农闲的季节规律,可以实现忙时务农,闲时进城务工的格局。此外,种粮大户与留守妇女相互合作,既避免了种粮大户农忙时节请不到人的现象,也让留守妇女多了一份收入。
共享农庄。 在不改变农友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并根据需求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度假 养生 、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城市消费者“四赢”局面。
共享农村仓储。 通过共享模式,激活农村仓储,提供仓储利用率,帮助农友解决农产品存储及农产品安全等问题。
共享模式主要通过卖产品、租赁、资本运作、农旅来盈利。 其中资本运作类似共享单车模式,把平台打造成资金池来聚焦钱和资源,之后再通过资本运作,保证现金流。
比如,一家养殖大户养了5000头猪。如果采用领养的方式,一头猪以1000元被领养,那么就有500万元的现金。养殖大户可以用这500万投资其他项目,从而实现财富的增长。
创意农业
近年来,不断有政策暖风吹向创意农业。2016-2018连续三年,创意农业都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及。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要求,“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 旅游 、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此外,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在《 社会 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中提及“鼓励 社会 资本发展休闲农业、乡村 旅游 、餐饮民宿、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产业”。
创意农业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兴起。英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对创意农业的 探索 实践表明,运用 科技 、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发展创意农业,能够有效提升传统农业及其衍生农产品附加值,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并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
除农产品创意类型外,国外主要有以下3种创意农业类型:
1、农田景观
农田景观创意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国外的这种创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花卉打造壮丽的花田景观,一种是在农田打造艺术图案。
花田景观的代表是荷兰的春季花海和法国的薰衣草花海。农田艺术图案的代表有3种。一是英国的麦田怪圈,二是日本的稻田艺术,三是美国的玉米迷宫。
2、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主题公园是通过对特定农业主题的整体设计,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 旅游 场所结合在一起,对农业主题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展示,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使游客获得一气呵成的游览经历,兼有休闲 娱乐 和教育普及的双重功能。国外农业主题公园创意最成功的当数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
3、农业节庆
农业节庆是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将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融入传统节日或主题庆典中而开发的节庆,通过农业节庆活动推动 旅游 、会展、贸易及文化等行业发展,是"农业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意。
农业节庆是体验式和消费式相结合的农业创意类型,常常兼具吃、玩、赏、教等多项功能,其中吃、玩等休闲 娱乐 功能尤为显著。代表有荷兰郁金香节、法国薰衣草节、美国草莓节、日本农业时装秀等。
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新的农业模式,必将是农业新的发展之路,让农业充满无限可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0739.html